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民间劝世文
本书标签: 现代 

佛家禅语_

民间劝世文

1、 ⊙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

2、 ⊙ 佛偈说“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悟求真理的路途,千 峰回转,万山阻碍,难免会有见歧路而茫然的感觉,此时要紧的是,不要 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迷茫并不是别人或外界造成的,迷茫的是我们自己。

3、 ⊙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楞伽经》卷一

4、 ⊙此心经常浸润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他的情怀。(宋)冈波巴《宝鬘集》

5、 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世界就变得完美;如果自己的世界就变得肮脏,无论我们的心安定、稳同还是发挥功用,修行的成长都是阶梯式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在时间的打磨下,不断地成就和完善自己。只要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依教奉行,并持之以恒地勇往直前,大器晚成又何妨?

6、 ⊙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狮子吼菩萨品

7、 ⊙及乎掀翻,从头勘破,原来只是一个自己。这个自己,在天同天,在地同地,在人同人,在物同物。于自己分上……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天如和尚语录》

8、 ⊙譬如种在良田则能生长,如是迦叶,菩萨亦尔,有诸结使,离世间法,能长佛法。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菩萨亦复如是,于无为中不生佛法。迦叶,譬如卑湿淤泥中乃生莲花,菩萨亦尔,生死淤泥邪定众生,能生佛法。《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9、 人心自危,是动荡的根源;人人安心,社会才能安定。

10、 ⊙不能容纳破戒之心经刹那顷,况经多时。《大般若经》卷三四九,初分相摄引品

11、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人我性,我性共同如来合。(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12、 ⊙若是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宗教箴言录》

13、 ⊙【面子】自己看得最重、别人最不看重的,是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死要面子的人,结局往往是没面子。极度顾面子的人,内心极度虚弱。缺乏自信、缺少内涵,才觉得面子很重要。太顾面子的人,如易碎品,难打交道。靠面子活命的人,面子不能破,如鸡蛋;表里如一的人,无所谓面子不面子,如石头。真好面子的人,请从“里子”做起。有里子自然有面子。十五六岁的少年,皮肤光洁柔软,即使不洗脸,也比五六十岁的人化了妆好看。

14、 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15、 学佛是为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长养慈悲和了达智慧的真理。学佛不是注重表相的东西,更不是沉迷在修学佛法的表面形式上。作为一个佛弟子,做人的修养、品格要一天比一天提升,自己内心的烦恼、妄想要一天比一天减少,断除烦恼和增上功德,这才是修行的目的。

16、 ⊙出入来去坐卧行住一心不乱。《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七

17、 ⊙ 西方有句谚语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 会为之让路。”

18、 早晨最无私,你若需要,她必然给予;早晨最公平,普惠众 生,她没有分别;早晨最宽容,你的缺席,她从不抱怨。早晨就在那 里,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拥有,倘若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仅是早晨本 身,重要的是,错过了向早晨学习的机会。

19、 ⊙ 佛说:“祸福已至,一切随缘。”当面对灾难时,要用主动、平静的心 态对待,因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化吉的作用。当收获喜悦时,要保持 淡然的心态,因为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播种。

20、 每个人都希望过得幸福快乐,但幸福与快乐并非用物质来衡量,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若能常心满意足,就是最幸福的人!

21、 ⊙真学以解行双到为宗趣,非开解无以趋道,非力行无以证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真学

22、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一、财物布施;二、无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23、 ⊙ 伏尔泰曾说过:几只苍蝇咬几口,绝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每一 位优秀人物的身旁总会萦绕着各种纷扰,对它们保持沉默要比寻根究底明 智得多。我们应当保持一种温和平静的心态,从容地面对那些纷扰。

24、 我总有一种冲动,让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容器,并用它来收 集朝霞、晨风和鸟语。然后,将这个珍贵的容器送给我热爱的人,让 他们在风雨的人生路上随取随用。如果真的可以,我的生命便被赋予 了永恒的美好,我所热爱的人生活中从此也不会再出现阴霾,灿烂和 快乐将一生拥裹着我们。

25、 ⊙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大小,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26、 虽然注定要死,那就设法在死前好好活着。活着不能快意、 恩仇,也不能蝇营狗苟,只要不妨碍别人,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干什 么、怎么干都行。既然人还活着,就要珍惜和享受生命,没有必要恐 惧死亡,也没有必要向死亡加速靠近,要懂得,我们可能都只有这一 世的生命。

27、 ⊙ 宣化上人开示说:“参禅的秘诀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极点, 豁然贯通,明朗开悟。”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 能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人冤枉、误解,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忍耐 再忍耐,不是心平气和对待,而是拼命地辩解,甚至发生争执。这样不但 不能消除误会,反而会加深误会,激化矛盾。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忍,不 能忍也要忍。小忍成仁,大忍成佛。

28、 ⊙宽容是性情的空间,从容是作息的空间,戒律是自我的空间,布施是实现的空间,禅定是智慧的空间,单纯是喜悦的空间。有了这些空间,便能发现“真我”的妙用。——郑石岩

29、 世事难料,福祸常常在瞬息间相互转化,当面对灾祸时选择以正确的心态将阴性的场态转化成阳性场态,这样便种下了一份善的因,得到的当然会是丰硕的果实。

30、 ⊙佛日:“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人的一 生中必定会遭遇很多痛苦和磨难,留下一些遗憾,我们要试 着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不要一味地苛求完美,徒增烦忧。 残缺完全可以通过内心充实来弥补,保持平和的心态,就没 有不能接受的事情。也许多年后回头看,曾经觉得残缺和遗 憾的东西却在熠熠发光。

31、 行者闻道--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即是路,道即是生活, 道在道中,道在日常生活里。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 个眼神,无不是道。事实是,世上的绝大多数人看不见道, 更不能闻道。何故?缺少细致的观察,缺乏用心的体悟,缺 失心灵与万物的沟通。倘若能够从喧闹的现实中获得片刻宁 静,道必自现。

32、 ⊙ 莫以恶小而为之 佛说:“不可轻视小恶,小恶也会遭到报应。莫轻视小善,小水滴不 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

33、 关怀生命并不仅仅指关怀人类自身,而是关怀世间一切具有生命的生物,甚至蝼蚁、草根,都是慈悲的对象。

34、 ⊙ 施爱与人,别只为自己着想 我们要爱整个世界,爱所有的人;只要心中有爱,一切皆在。

35、 菩萨的精神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一个“难”,一个“能”,难能可贵,不是空口说白话,要在实际行动上落实这种精神。

36、 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势,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37、 佛法虽不能为我们祛除痛苦,也不能将我们身心麻醉从而与苦隔离,却可以帮助我们将痛苦减轻。

38、 做一个好人,当真是不容易:一个好人,在家里不仅要扮演仁孝的儿女角色,还要扮演慈祥的父母角色。

39、 ⊙一切诸国土,皆随业力生。《华严经》卷六,世界成就品

40、 ⊙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仁王般若经》卷中

41、 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42、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43、 ⊙【说道理】人类空虚的心需要道理来作为它的食品;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种种的道理、理论、说辞,不过是让我们的心过得去而已。谄曲的心需要道理的贿赂,正直的心并不需要。念佛有道理吗?没道理。念佛需要道理吗?不需要。那岂不是迷信?念佛,没道理,不需要道理,也说不出道理,自然被认为是迷信,可那又何妨呢?穷人才要掩饰穷相,富人并不怕人家说他穷。我曾以为自己懂得了念佛的道理,现在才知道一点也不懂。曾经需要懂得道理才能安心念佛,现在已不需要,反而更安心。有人来问念佛的道理,我当然还会告诉他“他以为是”的道理,但我心里明白,那不过是止啼之黄叶。一般来说,理明信深——道理越明白,信心就越深,但这是对骄慢心重的钝根人不得已的;真正谦卑的人,真正虚心的人,善根深厚的人,并不需要。

44、 ⊙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45、 活着,然后无痕,这就是一生。

46、 ⊙是什么样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首饰不能戴在脚上,脚镯不能顶在头上。(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47、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真正的福德,是以平常心守本分、勤付出。

48、 ⊙没有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永远被赞叹的人。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你话少的时候,别人也要批评你,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被批评的。

49、 ⊙心该色末,色彻心源,心色一如,何非何是?(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九十二

上一章 道家的禅语 民间劝世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安安送米及祭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