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为虚丹境修士修建楼阁、洞府的事情就这样定下了。算是撤除不准女弟子跳舞的门规的代价。何况有掌门人提议,也是门中一件要事。
云琅等人马上忙了起来,开始操持这件事情。
首先就是楼阁、洞府选址的问题,这是专门给虚丹修士住的,为了让他们清修参悟得道,自然不该和原有的数座主峰挨着,不过云起山方圆上百里,中央地带也有数十平方公里,能找得到的好山好水还是很多的。
不过,那些都是弟子不常活动的地方,现在筹办起来,首先就要了解地形,做好全盘布局。
于是云琅和罗云歌带着一批弟子开始在云起山一带的山地转悠,要为各个楼阁、洞府定址,新期弟子也都参加进来,而且他们好像很愿意效力,尤其在云琅这个带头请愿的人带队的时候,好像气氛也热闹了不少。
事情虽然难以一蹴而就,但是云琅还是有赵鸣知这个师傅的,他掌管器具、材料,对云起山的山势地形也有了解,有问题可以去找他。
这天,云琅就出现在了师傅赵鸣知办事的顺意殿。
云琅:“师傅,你看,这是我画的启阳峰山后和宇霞阁北边、东边的山势图,我打算在这一带为虚丹境师傅们定夺修建楼阁、洞府的地址。”
赵鸣知:“哦,已经画好了,详细说一下。”
云琅:“这些山头大多荒野,还没有什么名字,等到各位虚丹境师傅住进去的时候,在按照他们各自的喜好,起个名字。我这里先用代号标示这些山头、滩涂、曲池。这里是子一峰、子二峰、子三峰……丑一峰、丑二峰、丑三峰……这里是卯一坪、卯二坪、卯三坪……辰一崖、辰二崖、辰三崖……”
赵鸣知:“那很好,那就在这些山头、曲池安排几处楼阁住所吧。”
云琅:“只要师傅答应我就放心了,你看,子一峰、子二峰、丑五峰、寅九坪、寅十二坪、寅十三坪……都适合建造楼阁,寅一坪、寅五坪、辰一崖、辰三崖……都适合设列洞府。我已经大致标好,师傅答应下来,现在就可以让各位虚丹境师傅来挑选自己想要的居所山头。”
赵鸣知仔细观瞧了一下云琅给他画的山势择居构图,说道:“我看行,基本选址就这样定了,待会儿我出去一趟,让各位虚丹修士来挑选一下自己的楼阁、洞府,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云琅:“好的,师傅。”
赵鸣知先出去了,留下云琅一个人在顺意殿,他先找张椅子坐了,等着师傅回来,这时候,他又细看了一下自己和几位师兄好不容易绘制的云起山山势图,对于这些山川河池也是颇感兴趣。
师傅出去不久,果然带着门中众多的虚丹境修士到了,二十多个,有男有女。听说要给他们分配楼阁、洞府,以后就不用居住在局促的小居室内,他们都是很开心的。
楼阁、洞府都有一定的规模,楼阁自然很敞亮,洞府也都很清雅,外边还可以有自己的灵植培养园、小院落,配套更完善,大家都是愿意接受的。
云琅见到他们也立刻站起来,行弟子礼。
接着他们就开始对着云琅拿来的山势地形图开始挑选自己的处所。
宋哲元:“我要子二峰这处。”
唐鸣轩:“我要寅一坪这处。”
……
同时他们也对云琅的办事能力啧啧称善。
赵鸣知看到大家夸奖徒儿也是很高兴,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开始登记各个虚丹修士选定的住址。
“宋哲元:子二峰。
唐鸣轩:寅一坪
……
”
好一番张罗,大家商量品鉴了一番之后,都选好了自己的住所。
虚丹境修士们退去,赵鸣知说道:“徒儿,事情办得不错,今天待会儿把山势河池图再抄一份,师傅和修士们的选址名单一块存起来,算是文档。”
云琅:“好的,师傅。”
……
选址的事情定了下来,一切总算有了眉目。接下来就是干活,要带领众多弟子去修建楼阁洞府,除了一些各处事务殿院管理、守卫的弟子,几乎有三百弟子参加。
要干的活包括开掘洞府,修建楼阁,这是男弟子干的活。还有制作木制家具、家具打蜡、草坪修剪、花草摆放、帘笼裁剪,这是女弟子干的活。反正这下云起山不轻松,大家上上下下都要张罗忙活。
第二天,云琅作为领头弟子,便和罗云歌带着数十弟子到了一处山崖前开始开掘洞府,其他还有几拨弟子去别的地方修建楼阁、洞府,每拨都有数十人。云琅自从带头请愿,而且获得成功之后,在云起山中也是大有名头,弟子们随他带着也很听话。
这样工作就开始了,大家已经从库房领了神工锄、碎石车,有了适用器具帮忙,干活也不是太艰难。
一般每天从上午辰时起到下午未时,大家都待在工作地点劳作,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中午饭也由食堂那边的弟子送来。
洞府基本完成的时候,就有女弟子来安排桌椅用具、相夺居室格局。
中午清闲休息的时候,大家就在一起高谈阔论。虽然累了一身汗,但是这难有的劳作也是很锻炼人的。
最精彩的是,有时候修到某处楼阁、洞府,挑选这处地方的虚丹修士也会来看看,指点一下自己的意见,让住所修理的尽量合自己的意思。
这个时候,好学勤练的弟子便会在中午歇息的时候,向虚丹境修士请教一些问题。大多虚丹境修士还是愿意借这个时机和大家多说说话的。
无论是修仙传说、江湖故事、门派秘闻都可以听到。
这样这中午休息时间也就成了众弟子乐哉开怀的好时候。
今天修士许金龙,就来看自己的住所工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他没走,还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江湖传说,二百年前,崆峒二老修为高深,已达仙境,可是二老久在山中,品评众弟子总是觉得这些慕名而来的弟子,徒有其表,喜欢讨好自己两人,而且资质平常,蒙昧难醒。于是二老想了个主意,要亲自下山,凭机缘收到好弟子。
两个人钟于此念,于是下山游历江湖。有一天,他们感觉慕州东南方向灵气氤氲,气势冲天,他两想,那里一定有什么颇具灵根的人。
于是他两赶了过去。
去了之后,发现原来是一户范姓人家生了个小孩,那小孩不足月大,说话都还没学会。
范姓人家家主和家丁,对于崆峒二老的到来感到非常稀奇。
可是崆峒二老没有放弃,他们将记名锁留在了范家,带在了孩子的身上。还以灵力给他灌输了一本法经的基本法门。
没想到那小孩后来长大成人,聪明伶俐,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真是令人艳羡。
”
弟子们听了都觉得好奇、神往。虽然他们都是来拜入山门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