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你可能遇到这样的场景:
“每次拿起手机,原本只是想随便看看,结果大半天就过去了。”
“总是沉迷于游戏,对生活和工作提不起兴致,觉得还是待在虚拟世界里好。”
“碎片阅读越来越多,现在甚至连图文都不想看,直接以短视频取代阅读了。”
以上这样的情况,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都在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目睹着。如果人生被很多娱乐项目和产品所控制,那么一定要警惕,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奶头乐”的控制。
“奶头乐理论”是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理论。它的大概含义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世界财富都集中到了20%的人手中,为了抚慰剩余80%的人,大批企业会制造“奶头”项目与产品。
所谓的“奶头”项目与产品,可以以书籍、电视节目、游戏等多种形式呈现,它们充满了感官刺激,可以让人获得爽感,因此转移了注意力,沉浸在“快乐”中不可自拔。
一些人因为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试图逃避与自暴自弃,于是主动沉迷于“奶头乐”。也有一些人是无意中“上瘾”,被其控制而不自知,结果一步步被毁掉。
被“奶头乐”所控制的人,会遇到以下这些情况:
1、时间蚕食,自律被毁
就拿玩手机这件事来举例,有人将其概括为“嗑瓜子”效应,简直不能再精准。
很多人只要开启了“奶头乐”之旅,就会像“嗑瓜子”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久而久之,这些职场人的时间都被“kill”掉了。
沉迷于“奶头乐”,会使职场人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掉,自律渐渐消失。游戏打一个通宵,连上班都在追剧,追逐偶像到天涯海角……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2、深度思考能力的丧失
为了使人沉迷上瘾,所有的“奶头乐”产品都会更注重调动情绪,而不是深度思考。因为“深度”和“快感”,常常不能并存。
某文化公司有这样一位员工刘丽(化名),她就是“奶头乐”产品的重度使用者。每次遇到项目策划难题,她都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咨询专业人士,而是沉迷于各种快速提升的小视频,获得的信息都停留在表面,完全没有实战指导意义。
这样的习惯延续下去,职场人会丧失掉深度思考的能力。
3、对现实感到麻木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娱乐项目与产品都做得极其精妙。无论是体验感、参与感还是成就感,都能让人获得愉悦的感受。
所以,有一部分其实更喜欢和依赖那个虚幻的世界。对照现实的骨感,无论是游戏、影视剧、小视频还是爽文,它们都太精彩了。有个亲戚家的小孩,就说过这样的名言,“现实世界没劲了。”
对现实世界感到厌倦和麻木,是“奶头乐”沉迷者们的一大特征。
对照以上这些特征,如果你发现自己也在或多或少被“奶头乐”所影响和控制,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下面老王就来说一说,如何摆脱这种控制。
1、搞清楚相关产品的底层逻辑,控制使用时间。
认识一个网友的产品开发经理,他说所有研发网络游戏的人,自己都不会沉迷游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研发者们太清楚,他们要经过怎样精密的设计与算法,去充分调动情绪,引发快感,让使用者一步一步沉迷,进而为之掏钱消费。这个真相,希望职场人能够牢牢记住。
但我不是一个极端的人,对这些产品完全没有偏见。疲惫之余,我们都有娱乐身心的需求,只是记得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
一个人将时间花费在哪里,他的价值往往就在哪里诞生。如果你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的人,那么建议你干脆不要触碰。
2、凡事少用情绪,多用逻辑。
情绪具有传染性与煽动性,极易被人掌控。“奶头乐”产品,大多具有这种控制情绪的属性。听说,现在甚至专门有培训班,教人如何用技巧调动情绪。
在我们娱乐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情绪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习惯延续到职场中,就会让人逐渐变得思维简化,深度思考能力削弱。
所以我认为,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多读书,多参加系统培训,多在工作中运用逻辑思考,以此来保证深度思考的能力,并将情绪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3、为自己设立目标。
遇到过一个咨询者,他对自己的认知特别清晰。
既然自控能力有限,时间很容易被稀里糊涂地分散掉。于是他每个阶段都会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用目标来反过来倒逼自己的自律。
比如2019年,他的目标是学会游泳,至少看两次画展,以及拿到所在行业的中级职称。为了这个目标,他会保持头脑的清醒。这时候,所有的娱乐行为都是闲暇消遣。更大的快感与成就感,来自于自我目标的实现。
这个目标,不需要一定高大上,不需要一定赚得名利,只需要可以获得意义感和幸福感。我认为,这是摆脱“奶头乐”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写在最后
“奶头乐”会导致职场人的思维退化,导致职场人的发展受阻。如果不想被“奶头乐”控制,就要明白其背后的商业本质,尽量减少沉浸时间,并警惕情绪对理性的替代,通过为自己设立目标,来消除虚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