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知识窗图鉴
本书标签: 现代  图鉴  知识 

书香中国

知识窗图鉴

没有亲眼见过草原的人,似乎都有一个草原梦——无垠的草原绿毯似的蔓延到天际,成群的牛羊在阳光下悠然地啃食着青草,温馨的帐篷蘑菇样洒落在草地上。牧人甩着长鞭,鹰隼展翅翱翔……

美好想象,只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景而已;那些不过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草原风光,或者是曾经的草原。而真实的草原,就在王小忠的《黄河源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里。

作家王小忠深入草原,审视满目荒凉和困顿后,怀着对故土热忱的情感,以高度的忧患意识与社会历史责任感,用心书写了一部关于草原的史诗——《黄河源笔记》。

《黄河源笔记》由8篇独立的文章组成,分别是《早春的阿万仓》《遥远的香巴拉》《冰河封冻欧拉》《欧拉秀玛纪行》《佛珠的故事》《黄河拐弯处》《日出曼日玛》和《黄河源笔记》。在那片广袤的草原上,作者的足迹从早春的阿万仓到冰河封冻的欧拉,从朝阳下的曼日玛到落日下的九曲黄河……貌似独立的不同篇章,虽描述了不同的风物,却承袭着一样的脉络和风格,呈现出一样的旷达与悲凉,冷峻与荒芜,挣扎与坚守。

是的,在《黄河源笔记》中,我看到的草原,远远不是我之前想象中的草原,它的真实现状,不但刺破了我对草原的“桃花源”式设想,还引发了我对草原现状的深深担忧。沙化日益严重的草原,早已不堪重负;追求财富与精神同存的“香巴拉”,在实践中面临着无法排解的挑战;草原牧民虽对故土有留恋,却渴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不得不改变或背弃原有生存方式所带来的迷茫与阵痛……

所有一切,便是当下的草原,或草原人所面临的困难,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无法感同身受。比如水、电、通信、交通、气候等,无一不在制约草原的发展,影响草原人的生活。再具体一点,诸如:恶劣的气候,煮不透的方便面,比肉还要贵的青菜,用高压锅也蒸不熟的像石头一样硬的米饭,高原反应的眩晕和水肿……都会让早已习惯了便捷舒适生活的当代人感觉不适。而这些问题在当下甚至很多年以后的草原,仍然会阻碍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此外,在经历了现代繁华都市生活的冲击后,很多原本淳朴的草原牧民,慢慢抛弃承袭了千年的放牧生活,尝试新的生存之道,以迎接新时代的浪潮,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很多人不但没有如愿以偿,反而打破了原本就并不富裕的稳定生活。

不过,就像昆仑山脉挺拔千年一样,总有人的信念或信仰屹立不倒。比如,为过上“好日子”而背井离乡来到荒凉之地的异乡人;专门为路人服务的,像灯塔一般孤寂地挺立在辽阔草原上的小卖部;为改善当地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而四处奔走的基层干部;常年坚守在偏僻的乡镇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以个人或集体的微薄力量,对抗着严酷的自然和社会现实,期望以自己微乎其微的光和热,能让眼前苍茫的草原,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严峻的现实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的能量更是微不足道。然而,谁能说得清,在滴水穿石的过程中,一滴水和另一滴水的区别和差异呢?

如今的草原,该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变得更美好,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它不可能单靠一个学科或者一个领域就能解决好,更不是一个作家所能扭转的。然而,直面当前的现实,将它真实地书写下来,并引发更多人的关注,这便是一个作家的担当与良知。

读《黄河源笔记》之前,我对草原的印象更像是种幻想。就好像游客在草原看到美丽的金露梅和苏鲁梅朵时,油然而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却不知当它们在草原上肆意绽放时,意味着当地的生态已然达到极其恶劣的地步。透过表象,揭示真相,这不但是科学的意义,也是文学存在的价值。如此,这本看似平淡的书,便如同书中所写的那座孤岛似的小卖部一样,成为我心中了解草原的灯塔。若你想要认识真正的草原,这本书便不可错过。

《黄河源笔记》,让我知晓了草原的真实底色,也洞悉了一位作家对故土的眷恋与深情,以及他平静的容颜下涌动着的热血。

上一章 书香中国 知识窗图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想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