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知识窗图鉴
本书标签: 现代  图鉴  知识 

纸笔之间

知识窗图鉴

和朋友小聚,她突然惊异地指着我桌前厚厚一沓手稿感叹道:“你竟然写了这么多文字,怎么不直接用电脑?”的确,在我们这个年纪,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用键盘敲敲打打完成的。在手机或电脑上一通操作,简单又快捷,整日埋首在纸笔间的日子,仿佛早已随着学生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想可能是因为不习惯吧,经年累月在纸笔间耕耘,不好改变。”我说。“可是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你总是要习惯的。”一时间,我竟无法反驳她。

对我而言,纸笔带来的可触感往往比其本身更有意义。铺开宣纸一张,钢笔搁置在旁,文字落在纸上,才显得有温度。

仍记得年少时,昏黄灯光下,母亲教我一笔一画识字的场景。从唐诗宋词到诸子百家,每一个方块字都被端端正正地印在田字格里。在教我写字这件事上,母亲一向是严厉的,要先准备削好的2B铅笔,本子必须平整干净,若是偷懒马虎了,必定是要擦掉重写的。“字如其人。”母亲总是这样讲。横平竖直,一撇一捺,每一笔都透露着汉字文化本身的韵味与诗意,承载着母亲对我一生建树的期望。

有时窗外落了雪,北风卷起荒草,寒风呼啸,而屋内一盏灯火如豆,落在纸上的文字,虽写得吃力,但心底温暖异常。这般旧时光里的岁月静好,怕是在键盘上敲几百个回合,也难以企及。

在选用纸笔这件事上,我向来不挑剔。告别了年少时稚嫩的铅笔字,钢笔则显得提顿分明,坚实有力。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还会取来毛笔临摹古体,想象能如名士大家般,饱蘸笔墨,笔走书海,在纸上肆意挥洒。但奈何心性急躁,再加上腕上无力,也便不了了之,那些丹青水墨,起承转合,也就此停留在了记忆里。对待稿纸上,则更显得粗糙,作业纸的背面、用了一半的笔记本,甚至超市购物的凭条……都能成为我创作的伴侣。无论高科技怎样发展,都断不了纸和笔几千年的耳鬓厮磨。

读书时,念过诗词万千,但我最喜欢宋时晁补之的一句:“花前烛下,微颦浅笑,要题诗、盏畔低声。”那该是千年前吧,在雕着幽兰芳草的闺阁轩窗前,有一女子点亮了半盏烛火,在灯影摇曳里巧笑倩兮。灯盏下定是有翻开的素笺,墨迹未干,诗行里写满了少女怀春的心事。

铺纸研墨,斟酌提笔,在对待写作这件事上,古人则显得隆重且虔诚。文人士族多把焚香抚琴、曲水流觞奉为乐事,几重雅乐过后,诗文也便了然于心,落在纸上的文字,铸就了五千年滔滔文明。另外,有些时候,瓷瓶、罗扇、花叶……也成了古人写作的载体,很难想象在那个物质生活无比匮乏的年代里,竟也能拥有如此丰盈的心境。不知千年前的大唐盛世,太白拿起紫毫笔时,内心是否也会有过些许欣喜呢?

好时光,总是停留在纸笔间。宛如故事的开场白一般,抽芽于字里行间,又老成于时间的筋脉。试想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桌前,你铺开素笺,一时间文思泉涌,笔尖生莲,鬓边一枝秋海棠灼灼绽放、摇曳生姿……这该是怎样的惬意和满足呀。

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好时光是在千疮百孔的生活中淬炼出的一颗舍利,散发着朴素动人的光芒。”纸笔间的起承转合,看似清淡无味,却是最朴素的好时光。一字一句,牵念于心。纸笔间的岁月,比哪里都更温暖,比哪里都更悠然。

知识窗图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灯芯蜜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