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音乐的成就不仅在于它造成的影响、得到的赞誉、确立的地位,更在于音乐家们最初动笔创作时嘴里的念念有词、心中的冲冲怒气、窗外的漫漫长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答案在风中飘荡作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周四我有一节晚课,叫20世纪西方音乐,最近一节课讲到牧神的午后。上完晚课出来听到两个歌手的消息:宋冬野吸毒被抓、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听鲍勃·迪伦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年,在他75岁的生命里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最开始听到他的名字是在一部文艺片《歌曲改变人生》中,男主角问女主角:“那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歌手?”女主角咬着字说:“Bob Dylan!”男主角说:“他十年才换一个装扮!”
十年换一个装扮?了解他(的生平,没有多少人可以自信地说了解他本人)之后,我觉得这个评价还算中肯,也不含贬义。作为摇滚乐的桂冠诗人,他是“60年代亚文化梦想的代言人。在70年代化过一脸浓妆,而后在违禁药品的吞云吐雾中销声匿迹。后来他带着对天堂的信仰又回到人间,却发现自己在80年代末已经被人遗忘在角落。90年代末他改弦更张,再次爆发创作了最声名浩荡的艺术品般的歌曲。”
在享乐主义的当今,连美国大选都成了没有太多技巧性的无聊节目,所谓的波西米亚风、先锋主义、左翼理想主义更早已无人问津。它们来的时候是一场疾风,走的时候也应该带走几片落叶吧。那在自己走下神坛的如今收获一座文学奖项,对于迪伦和他的听众又有什么意义呢?
让我们回到60年代美国的格林威治村,传奇开始的地方。
彼时的迪伦就是自己笔下的音乐和歌词在激进主义和反战浪潮中奔腾,人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民谣或者抗议歌曲,或者说他把民谣唱成了抗议歌曲而把抗议歌曲唱成了民谣。这种全新的声音给听众们带来巨大的困惑,再加上他歌词中诗意但清晰的意象,迪伦在激起强烈好奇心的同时也给自己蒙上了一层神秘感。可迪伦自己却明白他唱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尤其是年轻人中正慢慢沸腾的集体情绪:反战、争取民权、拒斥权威……这些我们如今难以切身体会的情结成为了迪伦的态度和行动。
诺贝尔颁奖词中写道:“鲍勃·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最值得玩味的无非是“美国歌曲传统”:美国歌曲有什么传统?上世纪初诗人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写,“而那一无所闻的音乐,只要乐曲余音未绝,你就是音乐。”
但迪伦做出了改变,他在接受这种并不传统的“传统”短短数年就把他插上了电。初次差点登台演出,只唱了三首歌他的声音就被台下的谩骂淹没。当时在场的听众都算是社会中的“反叛者”、“抗议者”,可他们却对另一个反叛者抗议者竖起了中指。或许这就是他日后名句“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要批评他”的最初灵感来源。
同一时期,由于不惮于对记者进行公开羞辱,他的记者会也成了不亚于音乐会的精彩演出。面对一字排开的麦克风他总是叼着香烟,似乎在无意间就迸出一连串让对方哑口无言的绝妙回答。而在那个阴郁的六十年代,战争、政治、民权等等沉重的名词成了一座座山压在意欲喷发的“革命之源”——格林威治村身上,而它所聚集的反主流文化虽然对当局嗤之以鼻,却不足以对其造成实质性伤害。于是在硝烟味迟迟不散又无火星的六十年代过去后,传统民谣也随之被埋葬。
而迪伦是在成长着的,反叛主流音乐投身民谣,反叛主流民谣投身摇滚民谣,他界定了抗议歌手的形象却不愿意被以抗议歌手界定,他比日历更早离开60年代。
从后人,尤其是文化评论人眼中,六七十年代的迪伦最为闪光。这种异质性塑造了他而又决定了他不愿被任何所谓精神气质所塑造的个性。某种意义上来说,民谣音乐界是他必须离开的乐园,就像亚当必须离开伊甸园
在《像一块滚石》中他说,前方的道路将变得危险,我不知道它通往何方,在我还是决定踏上。
而时光流转,当迪伦重返66号公路,他几乎可以看见过去的高喊反权威的自己,是如何不知不觉背负起左翼激进主义的沉重期望而成了反权威洪流中的权威。他迷茫过但没人可以说他迷失过,因为他本来就还走在寻找自我的路上,他一直走在自己开辟的路上。
他一脚踢开听众们脑海里的门,发出一个声音:“哦!原来音乐是这样!”然后又用脏字谩骂嘲讽告诉他们不是这样,一个人的音乐是他自己。这种俄狄浦斯般的命运决定着他一直狂奔在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寻的路上。
如今他的音乐或许仍然不能被大多数人完全理解,尤其是隔着重重官方和民间的历史迷雾,但他做音乐的成就却早已得到主流的承认。可是这样我不禁要问:被权威接受的反权威,我们该如何对待?被抗议对象接受的抗议歌曲,我们带着怎样的心情去听?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类音乐的成就不仅在于它造成的影响、得到的赞誉、确立的地位,更在于音乐家们最初动笔创作时嘴里的念念有词、心中的冲冲怒气、窗外的漫漫长夜。迪伦给人更多的不是音乐上的耳提面命而是人生中的耳闻目睹,然后让我们回想,我们是否记住我们曾经对不公的愤怒和对争议的渴望,是否看到今天在我们眼中行将黯淡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