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蹭男主的能量,所以在事业上至少得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这辈子选择和男主一样做投行,刚上大学,就各种递交资料,准备去耶鲁攻读MBA,前前后后大半年才拿到了通知书
投行其实对学历卡的挺严的,很残酷也很现实的原因就是
应试教育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教育程度,但对自律的要求、以及在学习方法的独到等,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在分数差异上看出来的。
而且名校的氛围,会逼迫每个人对自己要求更高。这也是投行的一大魅力,因为就有着高要求、高强度的工作,也有高要求学历、高素质的同事,你情不自禁地就在严格要求自己。
举个例子:同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会说自己哪些事情没做过,不懂,希望你教他,他才能够做好。
但是名校的同学,就是学得更快,有主观能动性,能够举一反三,自己找解决方案。
尤其是投行是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
不可否认,竞争是很激烈的。全国有超过百家券商,但是每年有招聘需求的券商不到30%,而且每年券商招人数量有限,按一定流动比例,测算下来每年券商投行岗位招聘的新人大概在1000-2000人。
所以在对学校的选择上我会倾向于名校
投行=学历+实习+证书+其他综合素质
不同平台要求不一,但整体很高,男主既然是精英,那么自己的起步就不能太低
准备选择做这一行,就提前了解,毕竟对投资,自己从前并不懂
国内的顶级通货还是TOP4,比海外的要香,因为他们是在国内真枪实弹卷出来的,很适合投行吃苦耐劳的工作条件。
总体而言,投行的教育背景壁垒显著,要求名校背景,市场上也经常流传某些券商的目标院校清单,不在目标院校清单上的学子一律不招
想进入投行,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优先考虑学校,其次才是专业。除了财务法律专业有些优势,其他大部分行业都差不多。
金融人士都喜欢讲究圈子,学校作为你入行的平台基础,在未来择业、就业中都具有很大作用。
教育背景只是一个方面,评判是多维度的。
其他,招人还会在专业素养、实习经历、职业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
有人足够勤奋、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热爱,或是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比如通过CPA全科、国家司法考试和保代考试。
投行业务(不考虑交易业务),大概分类也就是IPO、上市公司业务、固定收益类业务。这些业务从实操来讲,需要的是财务知识、法务知识、对交易所相关政策的熟练掌握,甚至需要写作能力和各个实体行业的理工科知识
投行核心职位基本是硕士起步,不少人的第一专业不是商科,其中工科得多于理科,但本硕都是商科的,多于“本科理工+硕士商科”。
基本就是看拿项目能力和做项目能力。
拿项目能力,基本就是看资源,学什么并不重要;做项目能力,就是你要了解整一套上市或并购的流程、风险点和关系打点
投行无非是要两种人,能搞定项目的人,或者靠谱做事的人。
名校的背景只是做一道靠谱性的筛选,你要找机会展示你的靠谱性。
当然了最终的靠谱性还是要看你干活干得怎么样,能不能007,能不能熬得住
起步就是地狱模式,你几乎没有任何筹码可以浪费。但是选择了就得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