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小康路上的相遇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二十四章

小康路上的相遇

进了陈组长的办公室,王梦甜就将自己做好的选址方案交到办公桌上,陈泓民也和上次看她的工作总结时一样,戴上眼镜认真地读了两页,然后赞赏的说道,“是自己做的方案吗?”

我回答“是”,“我在你面前虽然是领导,但我这个年纪比你父亲小不了太多,也算是你的长辈,不必拘谨。方案写的很详细,分析精辟,全篇废话很少,可执行性很高,今天叫你过来是要告知你,明天投资人和施工方就会过来,之后果汁制造车间这个项目就要正式启动。与投资人、施工方的对接任务和后续工作都由你来负责,现在你可以选一个同事做你的助手,共同完成这项工作。你手里负责的其他扶贫任务,我会指派给其他同事跟进,这样保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项目。”

陈组长虽有大学教授的儒雅,但说话的速度有些快,后面的话她都没记住,转瞬即忘。“谢谢你的夸奖和信任,然后……”“然后什么?”“对不起,我没跟上您说话的速度,后面的话没记住。”

陈组长见她表现的这般视死如归,才意识到自己语速过于快了。又放慢语速,复述一遍刚才所讲的内容,这次王梦甜是听清楚了。她立马说,“我选乔红雪同志,我和她更熟悉一些,在一起工作应该会有一些默契。”

陈泓民思考了片刻,便说,“没问题,我同意了,等会部分开会,我通知乔红雪同志。有关明天的接待工作,你配合后勤部门的工作就行。”

王梦甜说,“我会全力以赴,谢谢您。”陈组长笑着点头,就让她出去了。

下一任总监事今天就会到岗,周新成和他完成交接工作就要赶往分公司,分公司建在辽省的省会城市--沈昌市。

在所有的北方城市里,沈昌市的资源和发展速度是数一数二的,总公司把分公司选在那里无可非议。

上午九点,直系领导带着新一任的总监事走进他的办公室,周新成起身迎接,领导给他们做着介绍。

李泓宇热情的跟周新成打着招呼,称呼他为老同学,寒暄的祝贺他升迁。

周新成面不改色的保持着微笑,回答他“我并不是高升,到分公司依旧干着老本行,混一口饭吃。”

直系领导对周新成说:“刚才一路上李泓宇就和我说你们是老同学,高中时就已经认识了,既然这样那就更好了。你们的交接工作肯定会简洁顺畅很多,我还有事情,你们俩认真对接,把该交待的工作业务清楚准确地交到对方的手上,一定要认真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领导说完这些话,便自顾自地走了出去,李泓宇和周新成共同将他送出办公室。等两人重新回到办公室,都一言不发。

周新成是因为不想说话,李泓宇是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最后还是李泓宇打破两人之间的寂静无语。

“当年大学毕业,我也没有去铁道部门工作,我觉得我父亲做的事很欠考虑,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今天代我父亲我自己向你道歉。说实话,在先前我并不知道今天是来接替你的职务,是拿到了详细的资料后才知道是你。你不要怀疑我对你还有企图,毕竟我们曾经还做过同学,当过兄弟。”

周新成听了李泓宇这些话心里不再如刚才那般气恼,仔细想想当初发生的事情也不能全都归咎于李泓宇的身上,他可能是身在其中,迫不得已,父母和妹妹他都不能拒绝,所以才有此下策。

“我们现在开始交接工作吧,有很多工程方案需要你继续跟进,这其中包括合同条款、施工进度和要求、风险规避以及某些工程的注意事项,希望你以前学的专业知识都还在,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关联。”

李泓宇看周新成不再生气,便放松的说道,“没忘,没忘,我也在这个行业干了有些年了,大学时学的看家本领都还在。”

于是两人便正式开始了交接,办公室里的他们一刻都没有休息,终于在下午一点钟完成了全部的工作。李泓宇提议和周新成请整个部门的同事一起吃饭,顺便和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周新成说:“我一会儿要去机场赶飞机飞往沈昌市,请吃饭怕是来不及了了,但你代替我也行,我让我的助理一会把请客的钱发给你,那就辛苦你了。”

然后,周新成一手拿起公文包,走向门口,在衣架上摘下自己的外套,随后走出了办公室。李泓宇完全没有插言的机会,他一个新人初来乍到,除了助手一个也不认识,唯一认识的人还弃他而去,终于体会到职场新人的社交恐惧了。

随后他把助手叫进了办公室,让其通知本部门的所有员工,今晚他请大家吃饭,地方他们定,账单他来付。交代完这件事后,他开始认真熟悉起眼前的工作,很多东西他也要先学习才能上手。

周新成马不停蹄的回到员工宿舍,带上早就已经收拾好的行李赶往机场。因为他知道交接工作在今天肯定会完成,而明天分公司中那里有一项工程项目要启动,地点在他的家乡,也正是那个女孩儿工作的地方。

因此,他计算着时间,特意把从下午一点开始,中间每隔两个小时就订购一张从这里飞往沈昌市的机票。

航班时间赶不上的就退票,会被扣掉一大部分的手续费,但这些都不值一提,他确信总有一趟航班会被他赶上。

王梦甜此时正在开会,陈泓民组织的本部门会议已接近尾声,台柳镇果汁制造车间扶贫项目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资料的纸质文件已经分发到有关同志的手中。

乔红雪非常感谢王梦甜的信任,把自己选为她的助手,她虽然比王梦甜早两年到这个部门工作,实际上,她现在在办公室的地位和王梦甜差不多。

资格老、资历高的老同事比比皆是,有什么事情根本不会首先考虑到她。

她比打杂的新人强不了太多,性格本就软弱,加上自己不想也不敢与他人竞争,慢慢的养成了佛系态度,不争不抢,一切随缘,这几年过来也都相安无事。

然而,王梦甜却和自己不一样。王梦甜初到这里时和当时的自己很像很像,给办公室里的所有同事打杂,让人招之即来,挥之既去。

但每一件事王梦甜都做得分外认真,有时把事情做错了,同事会很生气,虽然不会厉声训斥,但也会出言批评。王梦甜不气恼,也不抱怨,诚恳地向那个同事请教正确的解决办法,随之改正。

陈组长一直都有意提拔年轻同志到一线上去,挑起工作重担。

他对好的年轻干部毫不吝啬的夸奖,时刻的给予帮助和意见。有一些年轻同志自觉不堪大任,承受不了压力,半路主动退出;也有一些年轻同志迎难而上,一往无前,比如王梦甜,这个姑娘未来一定可期!

王梦甜和乔红雪以及另外的几个同事被单独留下来,继续讨论明天投资方和施工方到来的问题,吃饭、住宿、考察出行都由台柳镇暂时负责,所有的接待费用都必须在规定之内,不能超标。

在以前,一旦有投资人想到乡镇进行投资建设,都要先请政府工作人员吃饭,然而,这些工作人员明明没有理由需要投资方安排衣食住行,也要硬想出理由。

自从中央的八项规定颁布后,各级政府遵循一切从简的原则,既不能随意用公款吃喝,更不能参与投资宴请。

这使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信步而来,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留给乡镇的建设,后期会给乡镇带去长久可观的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大计指日可待。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 小康路上的相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