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三个人坐在一起,徐珊在左边,申雨霏在中间,钟思辰在右边靠墙的位置坐下。班主任不在,整个班都处在一片喧闹与混乱之中。
钟思辰仰起头,眼睛有些迷茫地环顾四周,希望能看到面熟的人——虽然她对此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而申雨霏和徐珊则前前后后地说个没完,像见到老朋友一样。钟思辰想加入她们的对话,却总是欲言又止,只得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班主任来了,班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毕竟他们都是初来乍到,在新班主任面前还是表现得听话一些好。班主任叫了十几个男生去图书馆搬新书,就又离开了,班里又恢复了刚才的喧闹。
徐珊转头问:“你们以后会考虑走读吗?”
申雨霏说:“我大概住宿到高三吧,除非我爸妈可以一直陪读。”
“我也就住一年吧,”徐珊说,“等我家房子装修完就差不多了。”
“我应该不会走读了,一直住三年了。”钟思辰说着,抿了抿嘴唇,眼睛里闪过一抹无助。
“哎小辰,你爸妈是干什么的,怎么这么忙,连送你来上学都没时间。”
“他们……他们……”钟思辰吞吞吐吐地,从嘴里艰难地挤出了一句话,“他们在外地打工,也就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争抢着“到城里去”。他们背上简单的行囊,带着一身力气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背井离乡,来到城市里打工讨生活,有的人在城里安了家,立了业,也就不再去想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了。
在钟思辰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到外地打工去了,而把她丢给了爷爷奶奶。只有到过年的时候,他们才会和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一样,赶回家乡过年。这时村子里才会难得地热闹一阵,但正月十五一过,他们又踏上地外出地征程,村子又恢复了一如既往的沉静。
小时候,钟思辰总是盼着过年,盼着父母能回家来,盼着他们能带回来一些村里少见的稀罕东西。后来,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后吧,她就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即使父母回家,她也不怎么和他们说话。她非常理解父母为什么不能陪在她身边,但是在她心里……怎么说呢,还是有点恨他们的吧。她想,如果父母一直在她身边,可能她又会是另一种性格了吧。
在小学和初中,钟思辰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事。但到了这里,可能是内心越来越敏感了吧,她一直觉得旁边有人在偷偷地议论她——尽管说她们可能都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甚至都没有认真听她说这句话。
她不再说什么,若有所思地低着头抠手指头,耳朵却机敏地捕捉着周围的声音。
班主任又进来了,班里安静下来。已经临近中午,班主任简单地安排了一些事务,就到了放学的时间。走读生回家吃饭,住宿生带着饭卡和饭盒,在楼道里站成两排,跟着班主任去食堂吃饭。每个人都带着一个饭盒,相对无言,各有心事。
钟思辰依然不放弃,倔强地踮着脚尖在人群中寻找熟悉面孔。
到了食堂,班主任把他们领到自己班的窗口打饭。食堂并不拥挤,很快他们就端着饭盒坐在自己班的桌子吃饭了。食堂的饭还是比较好的,尽管有一些人在抱怨,但对于钟思辰来说,这样的饭食已经很不错了。
吃完午饭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钟思辰一行三人吃完饭就往宿舍走。距离规定的午休时间还有二十分钟,还是比较宽裕的。
宿舍楼里一片混乱,有在食堂没吃饱又到这里给自己开小灶的,有拎着水壶去水房打水的,还有一头扑在被子上哭鼻子的——但大多数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所以这样的人还是少数的。
“秋老虎”的威力丝毫不输盛夏,打开窗户,滚滚的热浪扑面而来。
钟思辰仰面躺在床上,散着头发,头枕在胳膊上,望着面前的铁架和木板,听着电扇转动的“嘎吱嘎吱”的声音和门外的嘈杂,心里竟有了一丝的欣慰:是的,我现在来到了这里,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而且准备适应这里,认识新朋友,努力学习,之后——用老人们的话说——去“见大世面”。别着急,一步一步走,一切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