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许多久未落笔的人一样,我也总觉得自己提笔无感的那一瞬间好像已江郎才尽,咀嚼出一点以前的灵气都不觉得再能动笔。
我有很多这样的时刻。
跑步的时候,就只是机械地跑步,看见阳光很好的时候,只是在想,今天天气真好,可以少穿一点衣服。外出吃饭,买东西,没有那种沉浸在烟火生活中的愉悦感,一想到写作,好像只有一股惘然若失之感。灵感枯竭,一切的一切都是机械的,好像我只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为我脑海中已编好的程序碌碌着。
可是人不应该是这样。我想。而我选择写作,也应该是决定摆脱掉孤独感,并且偶尔享受上帝视角。我的每一块血肉,每一截骨骼、每一寸肌肤,都鲜活地流动,鲜活地为我生存着。它们密切地为我的生命奔波,而我只想要得到那么一丁点儿的灵感。以及无需换取的,灵气。
大多数时候,我习惯把生活当做素材,想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我所演绎的人物--她的神态、动作、语气,一切都如此熟悉,却无法勾勒于一笔一画之间。理所当然的是,我下笔时有掩饰,时常粉饰,几多虚伪。人总是难以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看待任何人事,我们所写的,恰恰是世事呈现在我们眼里的样子,或许不够真实,而我却觉得模糊正好。
说起“审视”,我总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庞大的词,同时还很严肃。再说“审视自己”,更显得小心翼翼并且虚伪了。人在自己心中的模样,其实偶尔与旁人掺杂的感情是一样的--自己也会感到自己的复杂,但却选择逃避,接受旁人给自己设定的形象,然后钻进社会塑好的公共模板,然后定型了,然后察觉一件哀事--发现自己与其余人再也没有任何不同。
世人的“审视”大抵就是这样的,寻找错误,或者捕捉瑕疵,更正完后还有沾沾自喜的成分,显得廉价不堪。
许多如我一样的人,审视自己时是否应该哀叹江郎才尽--显得无病呻吟,抑或者如同看待残次品一样看待过往?我都很难认同,但同时我也知道极难修正。立体的人需要面面观,同时思想也是一样,但面面俱到的同时又极易被人左右观点。就像马东曾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不久后他自己又改口了,说:“被误解不是表达者的宿命。”两相反转,兴许他自己都没有摸准自己的想法。
人的一生太长了。人生中总有许多我们无法把握的时刻,然后输出一些观点--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环境所导致的必然性。
而“审视”到底应怎样进行,我想我仍旧没有答案。说在前面的话算是“审视”吗,我也并不太清楚。说我迂腐也好,无病呻吟也罢。可上帝不响,我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