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
临床可见,心情低落和现实过得不开心,情绪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更有自杀倾向和行为。患者患有躯体化症状。胸闷,气短。
每天只想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动。有明显的焦虑感。更严重者会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多重人格等精神分裂症状。
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一年,甚至数年,大多数病例有复发的倾向。
中医病名
抑郁症
外文名
depression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常见病因
遗传、HPA轴、细胞因子、性激素、神经营养因子等
常见症状
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
发展概况
我国与世界的抑郁症患病率比较情况如下:
世界
我国
抑郁症患者人数
3.22亿[1]
(无精确数据)
患病率
4.4%[1]
(4.2±1.9)%[1][2]
注:1.大多数报道将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确定在3%~5%的区间,但有报道称达到了6.1%。
2.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
3.30年间,报告的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不排除有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的字眼作了错误(虚假)报道,故本数据可能不准确。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其识别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而且,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2]综上所述,对抑郁症的科普、防范、治疗工作亟待重视,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3]徐行、李晓、罗宾·威廉姆斯、乔任梁等[4]。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检查
对疑为抑郁症的患者,除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注意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迄今为止,尚无针对抑郁障碍的特异性检查项目。因此,目前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物质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有2种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意义,包括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TRHST)。
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一般有ICD-10和DSM-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是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
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5.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5][6][7]
相关规定
2021年11月,中国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8][9]
治疗抑郁症,不仅是为患者解除痛苦,在使患者得以重返社会后,还可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治疗目标: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全病程治疗原则、个体化合理用药原则、量化评估原则、抗抑郁药单一使用原则、联盟治疗原则等。
抑郁症的全程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抑郁症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提倡选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抑郁药。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类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遵照医嘱服用。
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等。
SSRIs:代表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坐立不安、性欲减退、头痛等。
SNRIs: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激越症状和性功能障碍。
NaSSAs:代表药物为米氮平。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镇静和体重增加。
NDRIs:代表药物为安非他酮。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疼、震颤、惊厥、激越、失眠、胃肠不适等。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尽量使患者达到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抗抑郁药物一般在2~4周开始起效。
若用药治疗6~8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另一类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巩固期治疗
目的是防止患者在急性期症状部分缓解后,因早减药或停药后出现症状复燃。
巩固期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需持续治疗至少4~6月,需强调治疗方案、用药剂量、使用方法与急性期相同。
维持期治疗
为了降低复发的风险,结束巩固期治疗之后还应进行维持期治疗。
维持治疗时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如出现两次以上的复发,尤其是青少年起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自杀风险大或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其维持治疗的时间应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3次或以上)主张进行长期维持治疗。
一般以急性期治疗剂量作为维持治疗的剂量,可以有效防止复发。
维持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可缓慢(数周)减药直至终止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出现,应迅速恢复原有治疗剂量。
抑郁症有哪些其他治疗措施?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指通过和医生谈话、交流来进行治疗,根据针对的问题不同,可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及婚姻家庭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合并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与抗抑郁药疗效相仿。
需要注意的是,对与严重的或内源性抑郁,往往不能单独使用心理治疗,需要在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
物理治疗
临床上同时也可联合使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治疗辅助治疗,其中,MECT可快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并可明显降低患者自杀死亡率。
抑郁症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方式
答
由于个体差异大,不同抑郁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不存在所谓的最佳、最好的治疗方式。
临床上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米氮平、安非他酮等)、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在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时,医生会根据就诊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遵行全病程治疗(即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个体化合理用药等治疗原则。
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大多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当自觉出现长期的情绪低落、对凡事提不起兴趣或是兴趣下降,甚至伴发反应慢、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等疑似抑郁症表现,应积极就医;而已经确诊抑郁症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坚持定期复诊。
.........................................
轻度抑郁症长期表现为有情绪低落、不合群、离群、躯体不适、食欲不振及睡眠障碍。
自我缓解方法有:平时多学习技术 坚持锻炼、努力多外出交际:多观察多了解、平时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多阅读书籍。部分患者可恢复工作能力。
中文名
轻度抑郁症
外文名
Mild depression
临床特征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
伴随症状
情绪低落、不合群、离群
相关视频
5.3万播放|03:00
轻度抑郁症的人,喜欢常说四句“口头禅”,若你符合,需要注意了
1.4万播放|05:07
专家发现:这5句话是轻度抑郁症患者的口头禅,但愿你一条也没有
5343播放|02:05
患上抑郁症患者会有哪些表现?轻度抑郁症需不需要治疗
1.8万播放|05:05
轻度抑郁症的人,多半会有7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没有说过
1万播放|01:40
患上轻度抑郁症怎么办?如何判断抑郁症患者病情严不严重
1.9万播放|02:30
轻度抑郁症的自我治疗
1.7万播放|01:46
轻度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有这3大表现,看看你中招了么?
7706播放|01:42
轻度抑郁症严重吗?轻度抑郁症不治疗能恢复吗
9815播放|04:28
轻度抑郁症的人,多半会有这 3 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都没说过
6806播放|01:12
轻度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查看更多
快速
导航
症状表现缓解方式疾病危害调理方法疾病预防
疾病简介
轻度抑郁症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特征。在情绪方面,心情压抑、郁闷、沮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前途悲观失望,病前的精神创伤常盘踞在脑中,以致精神不振,脑力迟钝,患者为此感到羞愧和内疚。在认知方面,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降低,思维迟缓,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自我评价下降,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人关爱,并为此自责和自罪。在行为方面,动作迟滞,无精打采,表现为被动、依赖、退缩,不愿意与人主动交往。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
症状表现
1.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证明,一个是主观表达(如感到空虚、无助、悲伤等),另一个是别人的观察(爱哭泣等)。青少年表现为情绪的莫名急躁。
2.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内,对所有的事情或者几乎所有的事务明显感觉兴趣不大或者不感兴趣,几乎每天如此(通过自己的主观表达,和别人的感受得到证明)。
3.没有节食却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的体重变化超过5%),或食欲增加,或食欲降低,几乎每天如此。
4.轻度郁抑症的症状失眠或者嗜睡,几乎每天如此。
5.激动不安,或者反应迟钝,几乎每天如此(通过自己的主观表达,和别人的感受得到证明)。
6.疲劳或者无精打采,几乎每天都如此。
7.感觉自己或者环境一无是处,或是感觉过多的、不恰当的内疚,几乎每天如此,不仅仅是因为生病而自责或者内疚。
8.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或者犹豫不决,几乎每天如此(通过自己的主观表达,和别人的感受得到证明)。
9.反复想到死(不仅是对死亡存在恐惧),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而没有明确计划,或试图自杀,或有明确的自杀计划。
还有一些轻度郁抑症的症状,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是最常见的抑郁倾向的精神症状,凡是真正具有抑郁倾向的朋友几乎都有着以上9个特征的部分特征。
缓解方式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患病率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2位,而从天然植物和中药方剂中寻找安全、高效的抗抑郁药物,已成为抗抑郁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柑橘类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已被证实具有抗抑郁活性。
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活动力下降、兴趣丧失及食欲降低等。CUMS抑郁模型通过随机给予不同的低强度应激因子长期刺激动物,模拟人类慢性低水平应激源导致的抑郁症,该模型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被广泛用于抗抑郁药的活性筛选和发病机制的探讨。
长期给予橙皮苷干预后,能减少CUMS大鼠的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上述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橙皮昔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橙皮苷能够有效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具有抗抑郁作用,其可能机制为抑制CUMS大鼠HPA轴的亢进、调节HPA轴的功能状态 。 [1]
疾病危害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当然,不单对自己有不利,对周围的亲人也有很大的危害。
调理方法
1、养成有规律的生活。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的生活规律中领会自身的生活情趣。
2、保持自己的外观整洁。自己的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间院落也要随时打扫干净。
3、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放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4、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5、主动吸收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6、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矛盾,解决矛盾,要有自信心,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7、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8、对待他人的态度要因人而异。具有抑郁心情的人,显得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态度几乎相同。这是不对的,如果有这种倾向,要尽快给予纠正。
9、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拓宽自己的兴趣范围。
10、不要把自己的生活与别人的生活进行比较。
11、最好把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记录下来。
12、不要怕失败,要学会敢于失败,承认失败。
13、要积极的去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要积极的开辟新的生活园地,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
14、要与精力旺盛、又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交往。
疾病预防
日常保健
专家提示,预防抑郁症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
2.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上微笑匿性抑郁症。
运动预防
一是跑步。有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产生欢乐、愉快、满足的感觉,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忧郁。跑步的时间以傍晚为宜,速度应至少每分钟跑120步,频率为每周至少跑3次,每次持续跑30~50分钟。
二是跳绳。一方面跳绳能增加人体的协调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跳绳过程中,头部需要上下快速移动,能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这些都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跳绳速度为每分钟30~60次,隔天一次,每次持续10分钟。
三是散步。尽量选择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散步,能在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摄氧的同时,使人感到愉快。开始散步应坚持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散步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
不管是有抑郁症倾向的人,还是健康的人都应该要多做运动,这样才能远离疾病,远离抑郁症。
中度抑郁障碍是以情绪下降、自卑自责、行动迟缓、对事物丧失兴趣、精力降低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持久性心境低落的精神障碍,其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较大,若不及时治疗,任由其发展至重度可产生自杀行为,危害生命。
中度抑郁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发病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抑郁障碍患者,平均每20人就有1人曾患或目前患有抑郁障碍。中度抑郁障碍目前暂无可靠的流行病学数据。
患病率
我国抑郁症人数可能高达2500万。
好发人群
遭遇生活巨大变故的人群或是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中长期遭遇不顺心事件人群。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问
患者自身需如何缓解中度抑郁障碍?
答
作为一个中度抑郁障碍患者在寻求医学方面帮助的同时,应当积极学会“自救”。
为了避免病情加重,我们要学会远离压力源,远离那些让自身不开心的人和事,比如学会辞掉焦虑的工作,告别错误的爱情等,但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独处,留给疾病更多滋长的空间和时间,可以试着和信任的朋友、家人聊天梳理情绪。
在生活习惯上尽量给予自己充足的睡眠,避免不必要的多愁善感在深夜吞噬自己的思想,同时适当运动,舒缓压力,学会接纳自己,坦然面对。
重度抑郁症患者,由于脑细胞已经发生器质性变化,从而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三种选择。
药物上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主,比如盐酸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该药物副作用小,安全性能好,可以长期维持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抑郁症,可以合用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奋乃静、舒必利等。
物理治疗以电休克治疗为主,同时可以辅助经颅磁刺激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周期比较长的治疗方法,容易让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必须要耐心,家人要多陪伴。可以配合婚姻家庭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综合治疗。
还有一种疗法,就是运动疗法,让患者坚持跑步、跳绳、散步、网球等。患者自身也要学会调整,学习一门新技术,外出进行交际,以及听舒缓的音乐等。
........
所以说,你们要开开心心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