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大,人员少,武器杂。各级官佐用人唯亲,形成了一个以拜把关系、裙带关系和乡亲关系结成的封建宗法性的武装集团旧桂系军队存在14年,其间占驻广东省5年,民国十年(1921年)被孙中山的援桂军打垮后,残部互相割踞,称自治军,混战4年,最后为新桂系军队消灭。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广西在桂林建立“都督府”,掌管全省军政。民国元年(1912年)2月都督为陆荣廷。都督府下设军政司,具体负责指挥管理军队事宜,陈炳焜任军政司长。民国二年(1913年)4月,“都督府”改为“督军署”,设南宁,陆荣廷任督军。督军署设参谋长,初为林绍斐,后为崔肇琳,下设秘书、参谋、副官、军需、军械、军医、军法等处。民国三年(1914年)7月,在督军署下设镇守使,在桂林、龙州两地建立镇守使署,负责管理驻地部队,维护当地治安。陆军第1师师长陈炳焜兼任桂林镇守使,陆军第2师师长谭浩明兼任龙州镇守使。民国四年(1915年)4月,增设桂平镇守使署,林绍斐任镇守使。同年9月林调职,由莫荣新继任。民国五年(1916)年7月,陆荣廷调任广东省督军,陈炳焜接任广西省督军。民国五年(1916年)10月,林俊廷继陈炳焜为桂林镇守使,韦荣昌继莫荣新为桂平镇守使。民国六年(1917年)4月,陆荣廷任两广巡阅使,陈炳焜任广东省督军,谭浩明任广西省督军。后陈炳焜、谭浩明任广西省督军,莫荣新任广东省督军。民国十年(1921年)7月,裁撤各镇守使署。民国二年(1913年)4月,都督陆荣廷改编全省军队,将全省一部分巡防队和留存新军改编成立陆军2个师1个混成旅,将其余巡防队设7个统领统率。11月,将全省水师4个军改组为3个水上警察厅。第1军改组为梧州水上警察厅,辖桂林、昭平两分署。第2军和第3军改组为浔州(今桂平)水上警察厅,辖柳州、贵县(今贵港市)两分署;第四军改组为南宁水上警察厅,辖驮卢、平马两分署。民国二年(1913年),全省陆军人数包括2个师1个混成旅和各统领统率的部队,总共36500人。民国五年(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北洋政府袁世凯任命陆荣廷为贵州宣抚使,陆荣廷以出兵攻滇为名,向袁世凯索得军饷100万元,5000支枪,扩编成立陆军第3师。同时,将拥护袁世凯的龙觐光部8000人缴械,扩编成立武卫军和边防第1师。陆军第3师师长莫荣新,辖2个旅4个团;武卫军司令马济,辖10个巡防营;边防第1师师长马鋆,辖2个团4个营。5月,在广东省肇庆成立的军务院,把广西参加护国战争的部队统一编为护国军,军设总司令。民国六年(1917年)至民国九年(1920年)进行护法战争时,陆荣廷乘机大力扩充军队,将驻广西的部队扩编为3个军,是时,旧桂系共有7个军1个独立师,约9万人。民国九年(1920年)8月,粤军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从福建省回师广东,驱赶驻粤桂军,旧桂系军队败退回广西。(1921年6)月,孙中山出师北伐,先入桂讨伐陆荣廷。同年9月,陆荣廷军大败,其残部除分散逃匿外,投诚部队番号改为广西陆军第1师,师长刘震寰,直属于孙中山大总统府陆军部。民国十年(1921年)11月,广西省长公署成立军政处,协助省长马君武处理全省军务,林伯棨为处长。从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1日起,所有广西的部队,除陆军第1师外,番号一律改称“广西警备军”,共有10路。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陈炯明背叛孙中山,驻广西的粤军撤出广西,原来散处各地的旧桂军残部,纷纷起来号称“自治军”,全省自称“自治军司令”的有10多个。刘日福自称“广西自治军第1路总司令”,李宗仁自称“广西自治军第2路总司令”。各路自治军首脑刘日福、李宗仁、陆福祥、陆云高、蒙仁潜等在南宁开会,协商组织“广西自治军临时军务处”,为广西临时最高军事机关。后自治军各首脑公推林俊廷为“广西自治军总司令”,自治军临时军务处撤销。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全省部队有:广西陆军第1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