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这是我来这儿的原因,为了告诉他“在我死去的时候,你是我唯一想要道别的人, 因为唯有那时,我所谓‘我的人生’才有意义。’
之所以羡慕,是因为“ 遗憾”这个词令我们心碎
未来的那两人永远无法抹除、撤销、忘却或重温过去一过去就困在过去, 像夏日黄昏将近时原野上的萤火虫,不断在说:你原本可以如此。但回头是错。向前是错。看来是错。努力纠正所有的错,结果同样是错。
我们会像小广场上那些面对皮亚韦河纪念碑而坐的老人,谈起两个年轻人在短短几周里,发现了那么多快乐,然后在往后的人生里,将棉花棒浸入那一碗快乐,生怕用完,每逢周年纪念也只敢喝像顶针那么大的一小杯。
再过八年,我四十七岁,你四十岁。然后再过五年,我五十二岁,你四十五岁。到时候你会来吃晚餐吗?
我们曾经属于彼此,但因为距离如此遥远,所以我们如今已经属于其他人了。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唯有擅自占用者才是真正的债权人。
时间让我们变得多愁善感。或许,到头来,令我们受苦的就是时间。
我们的心灵和身体是绝无仅有的。许多人活得好像自己有两个人生,一个是模型,另一个是成品,甚至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版本。但你只有一个人生,而在你终于领悟以前,你的心已经疲倦了。至于你的身体,总有一天没有人要再看它,更没有人愿意接近。现在的我觉得很遗憾。我不羡慕痛苦本身。但我羡慕你会痛。
从你的角度来说,如果感到痛苦,就去抚慰,如果有火焰,不要扑灭,也不要残忍地对待。当退缩让我们整夜难眠时,它可能就会是个非常糟糕的选择,但眼见别人在我们愿意被遗忘以前先忘了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以远超我们所需的速度被疗愈,我们从自己身上剥夺了太多东西,以致不到三十岁就枯竭了。每次重新开始一段感情, 我们能付出的东西就会变得更少。为了不要有感觉而不去感觉,多么浪费啊!
“别害怕。该来的总会来。至少我希望如此。而且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到来。天性自有其狡猾之处,能够发现我们最脆弱的地方。
在痛苦前,思考痛苦的意义。
我预演过失去他的处境,不只是为了提前一点一点地接受,好抵挡痛苦,也像迷信的人那样,想看看如果我愿意接受最糟的状况,命运会不会减轻摧毁的力度。
我倾向于一种信念,那就是,生活有时足够仁慈,能够给予我们有效的隐喻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是谁,渴望什么,又要去往何方。可是隐喻是一回事,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或许你不愿意,或许你愿意,夜还不深,我也还没放弃。
不是因为微笑面对我们唯恐带来惊吓的事物会更安全,而是因为欲望的变调、我所踏足的新世界里所有欲望的变调,都只能通过游戏传达。
我把细微事物收集起来,好在未来贫瘠的日子里,让过去的微光带给我温暖。我开始不情愿地从当下窃取事物,好偿付未来将背负的债务。
当时间和流言最终会挖空我们曾共同拥有的一切,剔除所有,只剩下鱼骨头时,他可能会彻底改变我、毁灭我。
一旦进了那间房,天晓得你会找到什么?当希望幻灭没能让你身体里每一根未 绷紧的神经蒙羞时,你找到的就不是探索的奎宁水,而是绝望的柩衣。
比如“你如何面对他人,你就如何面对自己。”
喜欢看书的人善于隐藏自我。隐藏自我的人未必喜欢自己。
“很多人都冒过险,也得到了回报,你为什么做不到?” 我不回答。“ 很多人都受到过挫折,你又何必?
有时候误入歧途的结果却是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教授。或一条不逊于其他路的路。
有些人知错能改,有些人假装反省,有些人一去不复返, 有些人甚至还没开始就退缩,运有一些人因为害怕任何改变,最后才发现自己度过了错误的一生。
到了期颐之年,你无疑早就学会了如何克服失落和悲伤一还是一 直会被这些情感困扰,至死方休?
我怕他出现又怕他不出现,怕他看我又更怕他不看我。
他的生活就像他的论文一样,尽管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混乱,实则总是一丝不苟地界限分明。
冰霜和冷淡有的是办法,能立即撤销所有在晴朗日子签署的休战书。
然而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有些令人既寒心又反感的阻碍,悄悄出现在我们之间。他救好像是故意的,让我松懈、再松懈,然后使劲抽掉任何像是友谊的东西。钢铁般冷酷的眼神总是一再回来。
然而令我心烦意乱的,并不是挽回自己形象所要耗费的周章,而是我终于,带着几许让人不快的担忧,迟迟醒悟;无论当时,还是我们在铁轨旁闲聊时,我毫不掩饰,但也不愿承认的是,我一直在试图赢得他的心一却徒劳无功。
吐出一句漫不经心的“再说吧”。没有称呼,也没有匆匆告别时过渡的俏皮句,什么都没有。他那简短的道别显得轻快、冒失而唐突一随你怎么说, 他才不在乎。
“再说吧!”那字眼,那声音,那态度。过去从没人道别时跟我说“再说吧”的。听来刺耳、草率、轻蔑,里边挟有一层漠然,感觉能否再见到你,能否再收到你的音信,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