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浮宫锦
本书标签: 古代  邀请驻站 

第四章风云变幻

浮宫锦

  沈府

  “父亲,此事与儿无关。儿的确曾招兵买马,可军费不足,青徐二州又是苦寒之地。儿有心也无力啊。可今日矛头都是冲我沈府而来。再则,我与吴大人不过是点头之交,他虽是父亲的学生。可我多年征战在外,怎会和他有关系呢。”沈同修端了一杯茶递于沈慈安。沈慈安已两鬓斑白,处理朝事本就繁重冗杂。何况是已过花甲之人。

  “父亲,依我看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大哥久不在朝中,有些事可能不清楚。现如今三司负责慰抚款一事,岂是大哥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

  “同修此话不假。慰抚款只不过是个幌子,谁都知道如今你兵权在握,招兵买马是迟早的事儿。可偏偏是在你攻打青州后提出,未免让人心寒。”沈慈安思忖着,沈家如日中天,且他在朝中树敌太多。未免惹人注目。“同远,明日上朝辞去大将军之职。留在京中虽不能建功立业,但可保性命无虞。”

  “父亲,不可,兄长带兵多年,岂是一个卸任就能解决的。且军中将士多兄长提拔任用。即便自请卸任,也会被有心之人横加利用。”

  “二弟此话不假,父亲考虑儿不敢苟同。”“你们呀,眼前军权不过是过眼云烟,保住淑妃才是大事。且你虽在京中,也可思君报国。你以为他们是为了你的兵权,他们是为了你妹妹腹中之子。你若被人诬陷,那沈氏就万死难辞其咎。不光你我,连同淑妃恐遭牵连。”

  “父亲此话不错,我们无事,只是可怜了三妹。”沈同修与淑妃见面日多,虽知淑妃在宫中受宠,可也是步步为营。如今骤然得子,更是如履薄冰。

  朝堂

  “陛下,现已查明,刘过之言绝非虚假。但直接联系户部尚书的却不是大将军,乃是孙副将。孙副将自大将军在天妃阙收复时,就一直在身旁伺候。这次慰抚款之事,乃是孙副将仿照大将军书信。具孙安供认,每次由他接收往来书信。”

  “陛下,臣从未让孙副将独自和京中联系。臣自少时起领兵作战,自知军令如山。兵部有命令,臣才会前往。臣怎会不知结党营私的厉害。”

  “沈同远!你说没有和京中联系。那你与沈大人的书信是怎么回事?即便你与慰抚款一事无关,可区区一个副将怎敢趁机向京中发信。”周瑶听完沈同远的话后,将手中绢帕呈递于承乾帝。

  “兄长,见信如唔。弟于京中遥望天妃阙,前日得信,知兄长旧疾又犯。弟派侍卫送良药于北,路途遥远,望兄长珍重。弟在京中云谲波诡,父亲年老且近日批阅三司事务劳累。弟于心不忍,奈何弟只是区区中书侍郎。无法分担父亲事务,也无暇替兄征战沙场,弟心中羞愧。弟在京中与户部、工部等人言及兄长,众人皆说此仗凶险。且知兄长军费不足,恐难大胜。弟定禀明圣上,让大军撤回颍州,等来日再战。”

  “撤回颍州,怎么,沈同修,陛下的圣旨你也敢质疑。”周瑶紧咬着沈同修不放。承乾帝命沈同远前往天妃阙时,的确沈同修百般阻挠。承乾帝面色一变。

  “陛下,臣绝无此心。”

  “且你信中提到天妃阙之战,你为官数载,怎会不知天妃阙之战乃是绝密。”颍州大都督素知当日战况,沈同远熟知兵法,也只是险胜。

  “那依丞相看,此事该如何交待?”周琼却将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沈慈安。两边都是爱子,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一个是忠孝仁义的侍郎。

  “请陛下撤去同远的军权,”“丞相大人,不可。现青徐二州百废待兴,且有流寇兹扰地方。还需大将军前去镇压敌兵。”“是啊,请陛下三思,请看在大将军多年忠心爱国,从未犯下大错。”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赐大将军平叛之权,大将军于青徐二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且军中还需大将军安排调度,请陛下三思。”

  “怎么,刘大人也觉得,朝中无人可以镇压流寇了。大将军将相之才,怎可去到青州呢。”承乾帝似乎相信了周瑶的话。

  “陛下,臣以为,大将军治军有方,不一定要去青州。臣举荐一人,辅国大将军秦亮,此人骁勇善战必能镇压流寇。大将军沈同远收复天妃阙功不可没,可至洛川平叛。洛川身处西南地广人稀,且屡有强敌犯边。臣以为将军爱子沈穆有其父风范。陛下何不让沈穆与其父杀敌报国。”周琼见承乾帝想将沈同远派至青州,想到他与太后的话,不由得将心中计划说出口。

  “三司拟旨,古来治世,赖有贤臣。孙叔敖辅佐楚庄王,管仲强齐图霸,问鼎中原。朕思大将军治军有方,且人尽其用,不忍其蒙受不白之冤。现封大将军沈同远为洛川都督,提调洛川一切军政要务。其子沈穆封为龙虎中郎将随父出征,副将卫襄封为武安将军。三日后开拔洛川。”

  “臣领旨谢恩。”沈慈安不料朝中之事变幻莫测,竟将沈同远送至洛川,洛川本就是边陲之地,且民风彪悍。每有强敌犯边,一句收复又何其难。

  “可沈同修私通消息,不知陛下,该如何处置?”周瑶一听,本是副将出事,古往今来主将也会受罚。如今承乾帝不痛不痒的一句话,沈同远还是无事。心中大惊。

  “今日之事,皆因慰抚款而起。百姓乃是我南齐之重,朕虽在庙堂之上,也忧心于乡野之间。朕就当从未听过。副将孙安即刻杖杀,户部尚书吴岭罚俸一年。沈同修虽在朝中兢兢业业,可私通情报本该传庭杖五十。朕怜其体弱,不忍苛责。罚俸三个月,以儆效尤。”承乾帝想到沈慈安多年忠君爱国,且长子多年在外。心下不忍再传刑罚。

  “罪臣领旨谢恩。”沈同修手心全是汗渍,他虽相信三司处事,可未想到家书竟会出现在大堂之上。可信中话语被有心人利用,让他无从辩白。

  

  

  

  

上一章 第三章风起云涌 浮宫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淑妃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