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点不一样的吧。
那年公主爱上了个戏子,偷偷把戏子带回了皇宫,教戏子识字,那个时候戏子背着四书五经,公主在灯下看着戏子。
戏子说,等他背熟了四书五经,熟悉了政略,就去考取功名,定要金榜题名,然后光明正大迎娶公主,与公主在一起。
可是戏子还没去考取功名,公主的国家就被敌国灭了,公主被掳去不知何处,戏子逃了出来。
戏子在新的国家参与了科举,成了那一年的状元郎,皇帝亲自下旨把宰相的嫡女许给了这位新科状元。状元沉默半晌,终究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状元新婚那天,请来了京城有名的戏班子,状元盯着那个唱着他乡遇故知的戏子,终是闭上了眼睛不忍再看,只听那戏子唱戏的声调逐渐悲伤,最后竟又转回来欢快的曲调,台下人都为这高超的技艺鼓掌,只有那状元郎,呆呆坐在那里。
公主被掳去那军营里当戏子,饱受欺辱,自知已配不上那状元郎,悲有情人不相守,愿状元郎娶得良人。
巧的是那宰相嫡女也已有心上人,却不能违抗君命,新婚之夜与状元郎一拍即合,状元郎娶他的梦里人,这嫡女去嫁她的心上人,只是在皇帝面前装装样子罢了。
状元郎扶摇直上,成了皇帝的心腹,不久宰相告老,状元郎成了新任的宰相。皇帝日渐年老,天下统一后便日渐沉湎声色,天下又逐渐陷入混乱之中,碰巧这时皇帝要收了一起打天下将军们的兵权,将军们自是不愿,皇帝这是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弓藏。宰相在暗地里与将军们联络,得到了支持。
那个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的午后,宰相带着京城禁军,带着虎符,带着三品之上的高官,一起谋反了。
成王败寇。宰相掌握了天下大权。
宰相骑着马,穿着朝服,后面跟着一大串的人马与礼品,来到了京城的戏馆。
那时她是千娇万宠的公主殿下,他是个台上唱戏的小戏子。
如今他是万人之上离帝王宝座仅仅一步之遥的宰相大人,她却国破家亡成了最低贱之辈。
他看着她,眼里尽是笑意。
“恭迎公主回宫。”
他说。
“恭迎公主回宫!”他身后的那堆人马一起喊着。
“微臣当年说过,一定要十里红妆,光明正大与公主在一起。如今微臣将这江山作为聘礼迎娶公主,公主可愿?”
那位向来不可一世的宰相大人,那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掌权者,此刻跪在心上人面前,低下了向来高傲的头颅。
“说来该叫陛下了。陛下的皇夫之位,臣势在必得。”
金陵十三钗的结局,十三钗中的13个女子的结局非常惨烈,13个人中具有玉墨独活,其她人全部死于日本人的暴行。
那个男扮女装的小男孩在跳车的时候就摔死了,女人在到达日军的庆功宴后,有几个人因为反抗被当场杀害,因为玉墨长得好看被选入伺候日本军官,剩下的女人在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后被送进了慰安所,没过多久就纷纷病死在炼狱中。受尽折磨撑着一口气活下来的玉墨逃出后,立马给自己进行了整容,面目全非的她顽强的活着,一直坚持到了1946年8月的南京审判会上揭露了日军惨无人道的罪行。
金陵十三钗的真实故事更为残忍,不是13个人而是21个人,因为在西方13是个不祥的数字,预示着主人公南京城和中华民族命运多舛。
张艺谋的有意留白,也许是不想让观众过于悲伤,但这个注定是个悲剧。有人抱怨风尘女子难道没有学生的命值钱吗,其实它们所象征的是不同的那个群体。女学生所象征的是未来的希望,而是十三钗所代表的是那些需要救赎心灵的人。
商女亦知亡国恨,临行犹唱秦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