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承认,《乌合之众》是一本杰出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勒庞用理性到近乎冷漠的笔触,尖锐的言辞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以及行为特征。
他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就像隐藏在毛发里的一块伤口,我们熟视无睹却也无法忽视。他的笔锋太过于冰凉,让人读完对“群体”这个词产生恐惧,忍不住想要脱离群体。
然而,人类是群居动物,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脱离群体而生活。我们无法逃离人群,因而我们只能融入人群,带着冷静。
《乌合之众》写在十九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一百年之际,写在资产阶级呼风唤雨、工人运动方兴未艾的时代。在这个微妙的时间点,我想勒庞的本意是在揣度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群众心态,但不可忽视的是,书中的许多观点放在今天也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书中指出:当个体深陷群体的狂热时,我们会失去作为个体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会因处在人群中而忘却自我道德感与责任心,甚至会做出最原始而野蛮的残暴行为。勒庞认为这是群体聚拢所必然导致的某种非理性,即“无意识”,而这种“无意识”的非理性在现代社会中几乎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例如面对校园暴力时的缄默,微博上的站队对喷,网络暴力……我在读《乌合之众》这本书时脑海中不自觉地联想到了电影《让子弹飞》中的某些情节:六子到底吃了几碗粉并不重要,因而他的剖腹自证毫无意义。只因他站在了群体的对立面,所以必须被群体所消灭。在这里,令人遗憾的是,勒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群体理性远低于个人理性相加的总和。
当然,这或许也正是《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它信笔勾勒出了群体心理的动向与可能性,全面而有条理,读来清晰明白,让人被理性精神折服,反省后又会为自己曾经无意识地向群体屈从感觉后怕与警觉,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警示意味。
那么,作为一个必须融入群体的个体,我们又该如何尽量避免落入非理性的窠臼之中,成为“乌合之众”呢?这是我在读完这本书以后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如果脱离群体绝无可能,我想,我们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让自己狂热的脑子冷却下来,用自己健全的三观去做出理性的评判。我们可以愉快地融入人群的撒欢,但切记,请务必保持冷静。
我们融入人群,像是找到了方向,又在其中迷失。有时候群体带领我们走向敞亮,有时候又让我们陷入泥潭。读完《乌合之众》,或许能给我们多一些机会遇上那敞亮。
十三别让你的正义成了别人手中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