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为赵祯是这样想的,所以在他和大臣们商量的时候,这些大臣们也是有些犹豫,毕竟赵祯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李元昊他有如此狼子野心,就说明他若是寻得理由,就一定会对大宋出手。倒不如我们卖他一个好,承认西夏的存在,让他短时间内也无法对我们出手。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好好的练一练兵,省得到时候被打的毫无反手之力。
赵祯的一番话也是得到了许多朝臣的认可,于是商量再三以后,大宋决定承认西夏的存在,并且派去使者带上礼物祝贺西夏成立。只是派出去的人选却是一时间没有合适的人,毕竟现在的宋朝虽然经济实力很强,但是军事力量薄弱,万一派去的使者被李元昊以什么理由留了下来,大宋也不能及时反击,说不定到时候你就真的要留在西夏待一辈子了。
赵祯想了一下,还是希望能够派范仲淹出使西夏。毕竟范仲淹能文能武,遇到危险自己也能跑掉,而且现在朝中大臣们都不怎么待见范仲淹,正好派范仲淹出使西夏避避风头。赵祯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也是找来范仲淹商量起来。同时也是暗示范仲淹可以试探一下西夏的军事力量,要是能找到什么有用的就更好了。
范仲淹自然也是爽快应下,毕竟他对西夏也挺好奇的,要是能够趁此机会试探一下就更好不过了。所以范仲淹也是接下了出使西夏的任务,带着祝贺的礼物和国书就这么走了。朝中大臣们也是无所谓,只要范仲淹不在他们面前就行了,况且出使西夏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赵祯也是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狄青奉旨来到边疆以后,也是开始努力练兵,此时的李元昊也碍于大宋派来使臣祝贺,所以并未派士兵骚扰宋朝边疆。所以边疆的将士们也都是被狄青训练的越发强大起来,对于西夏心里也并没有多少惧怕。此时留给大宋的时间也十分紧迫,毕竟谁也不知道李元昊什么时候就会翻脸。所以边疆的战士们也是每日都在刻苦训练,片刻也不敢落下。
而曹丹姝知道此事以后,也是状似无意的提起了她自己在古书上找到的练兵之法(实际上就是现代的练兵之法,结合宋朝的情况加以改编的练兵之法)。赵祯看完以后也是大喜,直接八百里里加急送给了狄青。先不提狄青收到这份练兵之法的狂喜,赵祯这里也是松下了一大口气。
狄青收到练兵之法以后,也是加以自己的理解开始应用于军中。这练兵之法虽然辛苦,但是对士兵们的改变也是巨大的。况且还有狄青和他们同吃同住,一同练兵。这些士兵们更是受到了鼓舞,皮肤黑了,眼神也更加坚毅了。现在就只差实践了,只要经过实践证明练兵之法的有效性,就可以推广至全军中了。
而范仲淹出使西夏,也是发现西夏现在兵强马壮的,李元昊也是野心勃勃,意气风发。所以范仲淹在去了西夏以后,也是佯装自己很老实很胆小。开始有意无意的在西夏的都城里乱转,也不知是他的胆小人设太过深入人心,西夏人竟然没有什么反应。可能他们也是被刚刚建国的高兴给蒙昏了头吧,再加上我们宋朝又是第一个承认,他们西夏合理性的,所以对于大宋,他们西夏可能是认为大宋就是个软骨头。
范仲淹成功踩点以后,也是老老实实的待在驿站里,平日里也不出去,只是在纸上一遍遍写着自己所得到的消息,然后一遍遍的看完后烧掉。防止那些西夏人突然闯进屋内,看见这些东西。
一切进展顺利,赵祯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没想到宝元二年(1039)正月之时,宫里却是出了事,徽柔无缘无故的发起了高烧。也着实让赵祯和苗心禾还有曹丹姝担心的人守在琼华阁。也因着赵祯第二日还要上朝会,曹丹姝和苗心禾轮番上阵这才将他劝了回去。把赵祯劝走以后,苗心禾眼睛红的像个兔子,守在徽柔的床前,片刻也不肯离去。而曹丹姝已经开始寻找徽柔突然发高烧的原因了。拷问了许多伺候的宫人,这才知道是有个婆子半夜偷偷开了窗,询问背后之人,却是死活不肯开口了。若不是这婆子开窗的时候动作有些大,怕是就查不到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