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家的那只画眉鸟死了之后 ,我就久矣夫不闻爽朗的鸟鸣, 如今门铃啾啾叫,我根本听不见。 客人猛按, 无人应 ,往往废然而去 如果来客是事前约好的 ,我就老早在近门处恭候,打开大门 还有一层纱门 ,隔着纱门看到人影幢幢,便去开门迎客 ,
"老聃(dan一声)之弟子 ,有亢苍子者 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
(《列子·仲尼》)而是我办不到,目听则庶几近之 。客人按铃 ,我听不见铃响 ,但是我看见有人按铃了 。
作者又一自然段
电话对我又是一个难题。 电话铃没有特大号的, 而且打电话来的朋友大半都性急, 铃响三五声没人应, 他就挂断 ,好像人人都该随时守着电话机听他说话似的。 凡是电话来,未必有好消息, 也未必有什么对我有利之事。 但是朋友往还,何必曰利? 有人在不愿接电话的时间内,拔掉插头,铃就根本不会响 。我狠不下这份心 。无可奈何 ,我装上几个分机, 书桌上 、枕边 、饭桌旁、 客厅里 。尽管如此, 有时还是听不到铃声,俟听到时 ,对方已不耐烦而挂断了 。
有一位好心的读者写信来说 :"先生不必为聋而烦恼 ,现在有一种新的办法 ,门铃或电话机上都可以装置一盏红色电灯泡, 铃响同时灯亮。" 我十分感谢这位读者对我的关怀 。这也是以目代耳的办法 ,我准备采纳。 不过较根本解决的办法是大家体恤我的耳聋 ,不妨常演王徽之雪夜仿戴的故事, 而我亦绝不介意门可罗雀的景况之出现。需要一通情愫的时候, 假纸笔代喉舌 ,写个三行五行的短笺,岂不甚妙 ?我最向往六朝人的短札 ,寥寥数语 意味无穷
朋友们时常安慰我说 :"耳聋焉知非福?首先,这年头儿噪音太多 ,轰隆轰隆的飞机响 ,呼啸而过的汽车机车声,吹吹打打的丧车行列,噼噼啪啪的鞭炮, 街头巷尾装扩音器 大吼的小贩, 舍前舍后成群结队的儿童锐声尖叫……这些噪音不听也罢 ,落得耳根清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