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节日1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春节

节日1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

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基本信息

持续时间4000余年定型时期西汉中文名春节英文名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别

称年、岁首、新春、新年、过年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东

亚、东南亚等其他华人华侨聚集地节日起源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节日活动扫

尘、守岁、拜年、贴春联、爆竹、发压岁钱等节日饮食腊八粥、年糕、饺子、春卷、元宵(

汤圆)节日意义农历新年的开始设定时间中国虞舜时期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

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

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民过春节

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

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

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

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

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

春节的习俗。

节日简介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

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

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

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

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

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

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

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将春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节日特点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

、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

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

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

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

,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

,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

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

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

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

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

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

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

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

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

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节日起源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圆、兴旺,对未来寄

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

说法。

相关来历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

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

,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

春节

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

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

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

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

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

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春节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

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

,"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

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

,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

,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

,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

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节日饮食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

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

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

、清时,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

,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

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

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

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

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

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

”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

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

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

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

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

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

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

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

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

的习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

“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

,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

,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历史文化

古代

上古:有说法说尧舜时期已有类似新春的庆祝活动,但是未成规模。

殷商:新春起源于殷商时期祭神、祭祖活动。

西周:新春期间开始有农业庆祝活动。

汉朝:形成正式新春礼仪,开始有爆竹,团拜礼仪。官员朝贺天子。

魏晋:开始有鞭炮。开始有守岁习俗。

五代后蜀:开始有春联。后蜀太子题写的“天地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

联。

宋朝:开始使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明朝:朝拜太上皇,皇帝还要主持郊祀。

近代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

中国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终。

名称由袁世凯确定

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呈大总统事由:呈拟规定四节由总长朱启钤(盖章)中华民国三年一月

二十一日

为呈请事,窃自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国际之交通,定会计之年度,允宜垂为令甲,昭

示来兹,但乘时布令,当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应从社会之习惯。故日本维新以来,

改正历法,推行以渐,民间风俗之所关系,悉属因仍未改,春秋佳日,举国嬉嬉,或修祓禊

,或隆报飨,岁时景物,犹见唐风,良以征引故事,点缀承平,不但为经济之节宣,且可助

精神之活泼。我国旧俗,每于四时令节,游观祈献,比户同风,固由作息之常情,亦关人民

之生计。本部征采风俗,衡度民时,以为对于此类习惯,警察官吏未便加以干涉,即应明白

规定,俾有率循。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

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呈请大总统

鉴核施行。谨呈大总统内务总长一月二十一日

袁大总统批曰:“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

国民党废除春节失败

1928年5月7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呈国民政府,要求“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原因是:

“考社会日常状况,十余年来,依然沿用旧历,罔知改正,……”。“拟办法八条,冀从根

本上谋彻底之改造。”其中第二条是严禁私售旧历、新旧历对照表;第三条是严令京内外各

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第四条是通

令各省区市妥定章则,公告民众,将一切旧历年节之娱乐、赛会等一律加以指导改良,按照

国历日期举行。

1930年,政府重申:“移置废历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种礼仪点缀娱乐等于国历新年:(一)凡

各地人民应将废历新年放假日数及废历新年前后所沿用之各种礼仪娱乐点缀,如贺年、团拜

、祀祖、春宴、观灯、扎彩、贴春联等一律移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二)由党政机关积极

施行,并先期布告人民一体遵照办理,废历新年不许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义放假。”

据时人记述,春节期间派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

品捣毁,有的还要处以罚金,“甚至乡间售卖历本的小贩,亦一并捉去拘役。一时间人心惶

惶,将一个欢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状”。不过这种做法,一二年后即消失,人们

照旧过自己的春节,当局也无可奈何。

废止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殊为不易,命令出台后即遭到了其他党派及社会团体的反对,

指责国民党摒弃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更是阳也不奉,阴则全违,民间庆贺年节一切如故。

1934年,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农历,要求“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

过于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期,中国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群众“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

的春节”。春节之际要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到腊月二十八,大年三十不歇脚,除夕吃忆苦

饭,初一早上就出工。春节不再放假。全国的报纸一片响应之声,要求举国上下“过一个革

命化春节”。改革开放后春节休假被恢复。

春节历法

春节时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

十九。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

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

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

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

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闰春节过法

如果一年有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

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

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

传说故事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

守岁

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

,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

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

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

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2]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并且想

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

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

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

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

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

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一天,他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

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

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祖乙,对其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感到有道理。于

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

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

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

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

吧”。[3]

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

贴春联

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

所说的“桃符”。[4]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

,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

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

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

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

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

,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

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

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

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

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节日习俗

扫尘

春节 扫尘

“二十四,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

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

、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

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

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

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

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

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

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

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

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

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

》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

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

”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

影壁中。

年画

春节

年画

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

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

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

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

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

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

、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

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

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

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

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

,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

、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

,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看春晚

春晚

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一般指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

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

历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由张骏祥任总指导,谢晋、林农、

岑范、王映东任导演的,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中央电视台具

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是自1979年除夕开始播出。

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此每年农历除夕北京时间晚

8时(早期曾经在8点之前开始播出),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时间持续

4小时10分至5小时左右。节目最后以《难忘今宵》合唱结束(此曲是为1984年春节晚会创作

的,后被1985、1986、1990晚会作为结束曲,并从1990年沿用至今)。

祭祖

新年为岁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这一礼仪,有的地方称之为“拜

春节 祭祖

家堂”,因为祖宗是称为“家亲”而不是称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进行。有的地方,家家户户在堂屋中悬挂祖先画像,但多数地区是供着

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后,开门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动便开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摆好美

酒佳肴、时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在祭祖时,

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儿添丁

,小到生活怎样等。

民俗专家表示,新年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诸事顺意,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思想。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

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

,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

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

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

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

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

祟”。由于“岁”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

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

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

各民族习俗

春节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

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

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

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

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

,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

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

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

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

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

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

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

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

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

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

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

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

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

,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

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

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

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

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

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

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

。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

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

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

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

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

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

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

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

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

,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

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

本段旺财习俗

1、把压岁钱放在枕头里。已挣钱的晚辈孝敬长辈或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可以拿出一部

分放在枕头里面,尽量长放,据说这样可以增加来年财运。

2、贴过门钱。千万别把过门钱上的"人财两旺"给念成"两人旺财"哦!

3、脚踏垫下放铜钱。除夕夜在进门脚踏垫下放三枚铜钱,进行风水招财。也有地方是放置"

五帝钱",即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铜钱,据说有挡煞、防小人、

避邪,旺财之功效。

4、年夜饭必须有鱼。家家都会在除夕吃一顿团圆饭,称为"年夜饭",宴席菜品尽量要上一

道丰盛的全鱼,取"年年有余(鱼)"之意,用以祈财。

5、布置财位。据称年夜财位也很是关键,财位在进户门斜对角位置,要摆放香火、钱币、

招财吉祥物(如貔貅、财神之类),保持其干净、亮堂。

6、烧火堆。中国农村普遍有新年烧火堆的习俗,火堆越大越好,火势越旺越好,寓意新年

红红火火,人旺财旺,年头则寓意开门红!

7、初一水缸放满水。初一凌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将水缸里放满水,预示新一年将"银水"

满缸[5]。

过节流程

小年祭灶

小年

春节从小年开始,大家忙碌一年回去探亲访友。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

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

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

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

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

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

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

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

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

展出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

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

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

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

底下。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

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

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

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

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

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

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

》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

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

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

,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

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

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

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

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

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

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财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

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

,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

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

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

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

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

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

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

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

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

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

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

)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

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

子在这一天归宁。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

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

五路,皆可得财。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

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

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穷鬼,又称“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

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

“填穷坑”。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

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股票市场也是在这一天开市。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

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

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

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

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熏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一种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

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

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

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

菜令人长寿。

送火神

在山东半岛,正月初七这天还要“送火神”,孩子们选一根两米左右的木棒,用麦秸将其绑

住,这就是所说的“火神”。黄昏时分,在家门口点着“火神”的一端,孩子们抱着“火神

”的另一端跑向离家较远的地方,直到燃烧殆尽为止。这个活动寓意于将“火神”送出家门

,一年之内家里没有火灾,平平安安。

正月初八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顺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

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

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

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

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

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

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

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

“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

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

,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

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

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

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

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

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

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

十二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

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

,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

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

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本段文学作品

相关诗词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夜》(唐)来鹄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元日》(宋)王安石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除夜》(南宋)文天祥

《拜年》(明)文征明

《已酉新正》(明)叶颙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人日寄杜二拾遗》(唐)高适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守岁》(宋)苏轼

《屠苏酒》(明)瞿佑

《迎新春》(宋)柳永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传统民谣

中国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

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

,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北京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

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太原的《避债谣

》:“二十三,保证还;二十四,我发誓;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二十七,不

要急;二十八,再想法;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见面,初一碰见拱拱手。”

豫东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

十,吃饺子”。

本段相关事件

在美国,随着亚裔政治影响力和移民人口的逐日递增,亚裔文化也渐渐融入主流。每年的农

历新年春节,是华人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

2018年8月,​加州议会通过了认可农历新年的法案,州长也正式签署生效,将亚裔传统的节

日正式定位为官方认可的节日。8月26日,多位力推认可农历新年法案的官员和华裔社区人

士在旧金山召开发布会,欢庆法案正式生效。法案并未直接将农历新年定位为公众假日,但

是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举办活动宣扬亚裔文化传统。亚裔民选官员的掌权,也直接推动了法

案的出现和通过。[6]

上一章 除夕 节日1最新章节 下一章 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