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成语大全
本书标签: 现代  小说写作素材大全  成语故事 

写人 言谈 交谈

成语大全

1⃣班荆道故

【拼音】

bān jīng dào gù 123

【含义】

班:铺开;荆:黄荆,落叶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说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解析】

“班荆道故”与“对床夜雨”都可以指朋友久别重逢,叙旧谈心。“对床夜雨”通过夜雨声里同床谈心的情境,来形容彻夜欢聚畅叙衷情,它既可以指好友,又可以指亲朋之间的叙情;“班荆道故”通过路上相遇、荆条铺地、共叙旧谊的情境,来形容老友重逢叙旧,使用对象只能是老友。

【示例】

李存葆《伏虎草堂主人》:“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道故,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

【出处】

①《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②明·孙仁孺《东郭记·为人也》:“知交偶然北与南,既蒙恩先达旧友应担,班荆道故,共把青云路揽。”

【近义词】

①对床夜雨

②班荆道旧

【故事】

  伍举,又名椒举,春秋时楚国大夫,他同蔡国大夫声子(即公孙归生)是好朋友。原来伍举的父亲伍参同声子的父亲子朝也是好朋友。

  伍举的妻子是王子牟的女儿。王子牟受封于申(楚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县北),所以称为申公。申公犯了罪,偷偷逃跑了。当时有人造谣说:“申公王子牟畏罪潜逃,是他女婿伍举通风报信,送他走的。”谣言这样一传,伍举不免害怕起来,因此赶快躲避到邻近的郑国去。

  伍举在郑国,觉得还不可靠,准备再逃到晋国去。恰巧声子因公被派到晋国去,经过郑国,在郑国都城的郊外碰见伍举。他乡遇故知,双方都出乎意料,当然非常高兴。于是“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班,是铺设之意;荆,荆条。因为郊外途中相遇,没有坐具,所以铺设荆条,席地而坐。并吃些东西,谈起过去互相交往的种种旧时情景。此即“班荆道故”的来历。人们形容老朋友相逢,不拘客套礼节,随便坐下,自由叙谈旧情,就叫“班荆道故”。所谓“道故”即叙旧之意。《史记·滑稽列传》载:“浮于髡(kūn)(kūn)曰:‘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

  再说伍举和声子在郑国城外“班荆道故”。当时伍举自然谈了自己逃出楚国的原因、经过和今后的打算。声子听了,很觉不平,便对伍举说:“你暂且到晋国去住一个时期也好。我一定设法使你早日安返祖国。”

  声子在晋国办完了事,便来到楚国,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子木(即屈建)接见他,并向他了解晋国的一些情况,还问:“晋国大夫比起楚国来,哪一国的强?”声子答道:“晋国大夫有不少极有才能,不过他们多半是从楚国去的。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说:“晋国难道没有可供选拔的人才吗?”声子说:“也有,可是楚材还是多。”接着,声子列举了析公、雍子、子灵、贲皇等几个投奔晋国的楚国人才,指出楚国因为内政腐败,不善用人,所以人才多跑到晋国去了;并且指出楚国过去几次被晋国打得大败,都是由于这些人在为晋国设谋划策的缘故。子木听了恍然大悟,不由得失声叫道:“啊呀,正是这样!”声子趁此提出了伍举的事,认为那完全是忌妒他的人恶意造谣,竟又白白吓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子木当即下令,恢复伍举的名誉和爵位,派椒鸣(伍举的儿子)立刻动身到晋国去把伍举接回来。

2⃣促膝谈心

【拼音】

cù xī tán xīn 123

【含义】

促膝:膝盖对着膝盖,指两人面对面靠近坐着。形容亲密地彼此交谈心里话。

【示例】

①方敬《地之子》:“会外我们又常串门促膝谈心,愉快地度过了难得的二十多天。”

②王首道《革命的摇篮》五:“他一有空,就同学员促膝谈心。”

【出处】

①唐·田颖《揽云白记》:“即有友人,不过十余知音之侣,来则促膝谈心,率皆圣贤之道,不敢稍涉异言。”

②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兴哥讨完了客账,欲待起身,走到陈大郎寓所作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近义词】

①扺掌而谈

②对床夜雨

3⃣抵掌而谈

【拼音】

dǐ zhǎng ér tán 123

【含义】

指谈得很融洽。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气氛融洽

【示例】

善言论者抵掌而谈,问地球一切事。(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4⃣对床夜雨

【拼音】

duì chuáng yè yǔ 123

【含义】

指亲友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解析】

见“班荆道故”。

【用法】

用于褒义。

【出处】

①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②宋·苏辙《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诗之二:“射策当年偶一时,对床夜雨失前期。”

【近义词】

①扺掌而谈

②班荆道故

【反义词】

①话不投机

【另见】

①夜雨对床

5⃣交头接耳

【拼音】

jiāo tóu jiē ěr 123

【含义】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彼此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解析】

“交头接耳”和“窃窃私语”都形容低声交谈。“交头接耳”偏重于形容交谈的形态;“窃窃私语”偏重于形容交谈的声音。

【示例】

①鲁迅《呐喊·狂人日记》:“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

②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这些人不断地交头接耳,小声地咕哝几句,神态异常。”

【出处】

①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〇:“又行了几日,看见两个差人,不住的交头接耳,私下商量说话。”

②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一牛独坐看文章》:“学使欲杜枪替,乃令以纸条黏考生之首,使其着案,不得交头接耳。”

【近义词】

①窃窃私语

【反义词】

①高谈阔论

6⃣窃窃私语

【拼音】

qiè qiè sī yǔ 123

【含义】

窃窃:声音低细的样子;语:说话。偷偷地或在背地里小声交谈。

【解析】

见“交头接耳”。

【示例】

①郑振铎《桂公塘》四:“大营里天天有窃窃私语声,不知讲论些什么。”

②丁玲《一块闪烁的真金——忆柯仲平同志》:“我们也曾为那些无端的嘲笑、有意的排斥,为一些窃窃私语、带笑的谗言而愤懑过。”

【出处】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②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也。”

【近义词】

①交头接耳

②窃窃私议

【反义词】

①高谈阔论

②大声疾呼

【另见】

①窃窃细语

7⃣言来语去

【拼音】

yán lái yǔ qù 123

【含义】

来:过来;去:过去。你说过来,我说过去。指相互交谈。

【出处】

①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

②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二人言来语去,过道台便将刘中丞的话一一转达。”

8⃣谆谆告诫

【拼音】

zhūn zhūn gào jiè 123

【含义】

谆谆:教导恳切、耐心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教导、规劝。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①***《改造我们的学习》:“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

②高阳《清宫外史》下册:“督促提督吴永安等,相机前进,并与广西抚臣徐延旭联络会商,和衷共济,仰副圣意谆谆告诫之至意。”

【出处】

《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

【近义词】

①耳提面命

②谆谆不倦

【反义词】

①不教而诛

上一章 写人 言谈 谈吐 其他3 成语大全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写人 言谈 议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