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嘉言懿行

【拼音】
jiā yán yì xíng 123
【含义】
嘉、懿:美好。有教育意义的、美好的言语和行为。
【示例】
冰心《六一姊》:“低头疾书,追写十年前她的嘉言懿行。”
【出处】
宋·刘克庄《西山真文忠公行状》:“若夫人之嘉言懿行、善政遗爱,盖有不胜书者。”
【另见】
①嘉言善行
1⃣2⃣叫苦不迭

【拼音】
jiào kǔ bù dié 123
【含义】
迭:停止。比喻叫苦连天。
【解析】
“叫苦不迭”和“叫苦连天”都有叫苦声不停止的意思。“叫苦连天”除此之外,还强调非常烦恼。
【示例】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回:“此时的万里长城,甫经修筑,役夫约数十万,辛苦经营,十成中尚只二三成;粗粗告就,偏又要兴动大工,开除直道,这真是西北人民的厄运,累得叫苦不迭!”
【出处】
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唬得浑身冷汗。”
【近义词】
①叫苦连天
【反义词】
①乐不可支
②任劳任怨
1⃣3⃣叫苦连天

【拼音】
jiào kǔ lián tiān 123
【含义】
大声连连叫苦。形容十分烦恼。
【解析】
见“叫苦不迭”。
【示例】
钱钟书《围城》八:“好好的文科不念,要学时髦,去念什么电机工程,念得叫苦连天。”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六回:“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处处通红。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近义词】
①叫苦不迭
【反义词】
①乐不可支
1⃣4⃣侃侃而谈

【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123
【含义】
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说话。
【解析】
见“口若悬河”。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①茅盾《色盲》:“他想起了那天何教官侃侃而谈的恋爱上的新写实议。”
②伍修权《我的历程》一〇:“他对反动分子能够唇刀舌剑据理驳斥,对友好人士又常语重心长谆谆善诱,会议上能即席侃侃而谈,坐下又能写一手切中时弊的好文章。”
【出处】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近义词】
①口若悬河
【反义词】
①张口结舌
【另见】
①侃侃而言
【故事】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个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
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使从现在来说,也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5⃣理直气壮

【拼音】
lǐ zhí qì zhuàng 123
【含义】
理直:理由正确而又充分;壮: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旺盛,或因理由充足而态度严正。
【解析】
见“义正词严”。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①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一章:“我方代表理直气壮地指出:‘在组织上我们有全省公法团为基础,在事实上全省尚未统一,也不能进行省议会的全面改选。’”
②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理直气壮,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出处】
①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自得公疏,反复研寻,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
②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六:“赵再理理直气壮,不免将峰头驿安歇事情,高声抗辩。”
【近义词】
①振振有词
②义正词严
【反义词】
①理屈词穷
②张口结舌
【故事】
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蜀郡有一个司马貌的秀才,天资聪明,一目十行而不忘,八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大家都认为他是神童,推举他上京应试。司马貌才高气盛,因看不起主考官,出言不逊而落榜。回来后,他端正自己的修养,每天在家闭门读书。双亲死后,他为父母守墓六年,家乡的人们都夸他孝敬,屡次向上举荐他,但被有权有势的人夺去考试的机会,郁郁不得志。到了后来,朝政腐败,居然可用钱来买官,官职也各有定价,上至三公,下至门学(汉代学府),都被富家子弟买去。司马貌家贫,到了五十岁也无法展施胸中的才华。
一天酒醉之后,他心中不平,边吟边写,落笔写成了《怨词》一篇,写完咏叹良久,心绪难平,又写道:“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不觉天晚,司马貌点了灯,又吟了数遍,越想越气!把诗稿点火烧了,大叫道:“老天老天!你要是真的有知,你怎么不回答我?我司马貌一生耿直,就是到了阎王面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什么!”说完,感觉得身子困倦,不知不觉倚着桌子睡着了……
1⃣6⃣扪虱而谈

【拼音】
mén shī ér tán 123
【含义】
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偷窃,无所畏忌。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谈吐从容
【示例】
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出处】
《晋书·王勐传》:“桓温入关,勐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近义词】
①扪虱而言
【故事】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1⃣7⃣片言只字

【拼音】
piàn yán zhī zì 123
【含义】
片言:简短的几句话;只字:单个的字、词。简短、零星的几句话。也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解析】
见“三言两语”。
【示例】
①胡愈之《〈陈望道文集〉序言》:“他从没有标榜自己是马列主义者,他始终是一个革命的实干家。他的言论和著作从未引用马克思、列宁、***的片言只字,为自己的立场、观点辩解。”
②巴金《怀念鲁迅先生》:“在人兽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鲁迅先生奉为神明,有人把他的片言只字当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
【出处】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
【近义词】
①三言两语
②片言只语
【反义词】
①长篇大论
②长篇累牍
③鸿篇巨制
【另见】
①片言一字
②片言只语
③片语只字
④只言片语
1⃣8⃣轻嘴薄舌

【拼音】
qīng zuǐ bó shé 123
【含义】
轻:轻浮;薄:刻薄。形容说话随便,言语刻薄。
【用法】
用于贬义。
【出处】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三五回:“袭人听了话内有因,素知宝钗不是轻嘴薄舌奚落人的,自己方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来,便不再提。”
【另见】
①轻口薄舌
1⃣9⃣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拼音】
rén zhī jiāng sǐ
qí yán yě shàn 123
【含义】
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人临死时的话
【示例】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六章:“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要说的这句话,望你好好记住。”
【出处】
《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0⃣三缄其口

【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123
【含义】
缄:封,闭。在嘴上贴了三道封条。形容说话谨慎或一句话也不愿说。
【示例】
①邹韬奋《民族解放与人民阵线》:“孙先生的遗嘱也没有人再敢在那些地方高声朗诵,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也不得不三缄其口。”
②李庚辰《说“较真儿”》:“一看‘背景复杂’,‘后台’强硬,便三缄其口,拔脚开溜。”
【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近义词】
①守口如瓶
【反义词】
①口若悬河
②喋喋不休
③滔滔不绝
2⃣1⃣心直口快

【拼音】
xīn zhí kǒu kuài 123
【含义】
直:直爽。形容性情直爽,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解析】
见“快人快语”。
【示例】
①巴金《谈〈秋〉》:“她的性格……就是心直口快,对什么都没有顾忌,也不怕别人说长论短。”
②靳以《北京人》:“虽然他心直口快,也不过是黄昏中绕树的乌鸦,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
【出处】
宋·文天祥《指南录·纪事诗四首序》:“伯颜吐舌云:‘文丞相心直口快,男子心!’”
【近义词】
①快人快语
②直言不讳
【反义词】
①吞吞吐吐
【另见】
①心直嘴快
②口快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