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我不是一定要等你, 只是等上了, 就等不了别人了。 ——《朝露若颜》
2.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 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 而我不愿意将就。 ——《何以笙箫默》
3. 我不能给你全世界, 但是, 我的世界, 全部给你。 ——《念念不忘》
4.第一步,抬头。 第二步,闭眼。 这样,眼泪就都流进心里了。我想起来了 我从来没有不喜欢你, 那些让你伤心的难听话, 全是我撒谎。——《岁月是朵两生花》
5. 没有我在家等着你, 不要, 忘了回家的路。 ——《十年一品温如言》
6. 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你是我的……我亦是你的。 ——《独步天下》
7. 我知道她想要什么, 可是我给不了她。 我给过你的, 再也给不了别人。 ——《来不及说我爱你》
8. 我已经暗恋他很久了, 如果我不走到他的前面, 他永远不会看见我。 ——《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9. 时间没有等我, 是你忘了带我走。 ——《夏至未至》
10. 岁岁长相伴, 白头不相离。 ——《长相思》
11. 如果幸福不在巴黎, 就一定在别处。可是我的世界已没有巴黎, 只有你。——《巴黎没有摩天轮》
12. 你喜欢我,因为我是个不错的人, 但你爱他, 哪怕他是个错的人。 ——《许我向你看》
13. 遇见你, 我打开一扇门, 门后是天堂。 ——《原来爱很殇》
14. 你的心,是我去到世界尽头、 也想回来的地方。 ——《温暖的弦》
15. 原来眼泪真的可以绵绵不绝, 而天堂却比不上你对我的微微一笑。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
16. 你转身的一瞬, 我萧条的'一生。 ——《何以笙箫默》 17. 如果当初我勇敢, 结局是不是不一样。 如果当时你坚持, 回忆会不会不这样。——《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18. 明明是无所谓的东西, 一旦自己突然说好想要, 久而久之, 就真的很想要了。 我想要你。——《牧小疯的燃情岁月》
19. 有时候恨你, 更多的时候 我爱你。 ——《原来你还在这里》
20. 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 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 然后我们欲哭无泪, 我们辗转反侧, 我们久病成医, 我们百炼成钢。 你不是风儿, 我也不是沙, 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搞笑小故事
在哲学课上,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究竟什么叫诡辩?”
苏格拉底稍作考虑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个人谁会先去洗澡?”
“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一个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苏格拉底反驳道,“因为干净人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再想想看,究竟是谁会先洗澡了呢?”
“是干净人。”两个学生接着说。
“不对,是脏人。因为脏人比干净人更需要洗澡。”苏格拉底又反驳道。
然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个客人中究竟谁会先去洗澡呢?”
“脏人!”三个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苏格拉底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
“怎么样,到底谁会先去洗澡了呢?”
“那看来是两个人都洗了。”四个学生犹豫不决地回答。
“不对,两个人都没洗。”苏格拉底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老师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们不满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
苏格拉底说:“正是如此。你们看,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就是诡辩!常见的诡辩手法有偷换论题、捏造论据、循环论证、机械类比、强词夺理、断章取义等等。”
学生们又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诡辩就是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论做论证,其中有巧妙的不易发现的逻辑错误。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怎样才能识破诡辩中的逻辑错误?”
苏格拉底思考了一会儿,给学生们出了下面的智力测验题:
“有两位工人,一同维修一个多年没有维修过的又老又旧的破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你们:谁会先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先去洗澡喽!”
苏格拉底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而认为自己一定也很干净。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先去洗澡?”
两位学生很兴奋地争先恐后地回答:“哦!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肮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先跑去洗澡了。”
苏格拉底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
只见苏格拉底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也是错的。两个人同时从又老又旧的破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而另一个是脏的呢?这就叫做不合逻辑,也就是诡辩中的逻辑错误。”
学生们又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应该怎样看待诡辩的作用呢?”
苏格拉底回答:“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诡辩有效,但有限。巧诈不如拙诚,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蒋光宇)
启示:
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就是诡辩。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诡辩有效,但有限。巧诈不如拙诚,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