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唐.白居易《观刈麦》(节选)
白居易这首诗把古代农民们夏季割麦、田间送饭、捡遗漏的麦穗等夏季农活给写全了。
1974年6月6日,农历闰4月16。陈家湾迎来了收麦季节。
那年的收成不好,干瘪的麦穗和人们沉甸甸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了往年收割麦子的喜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深深的担忧。
麦场早几天前已经碾压完成了。就在村西的十几亩地上,割完麦子后,顺便把地犁出来,然后生产队的耕牛拉起了石磙把刚犁好的地碾得蹭明瓦亮地。
麦秸根可是个好东西,张大川和一群小伙伴们把麦秸根带的土甩干净,用篮筐把麦秸根装起来,拿回家晒干后可以烧火做饭,夏天也可以用来熏蚊子。
碾好的麦场在未干时需要用麦秸盖住,以防止在太阳暴晒下皲裂。
这项繁琐而不怎么需要气力的工作就交给了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们。
孩子们也乐于干这些工作,因为不累,在工作之余还能和小伙伴们玩耍。
割麦全靠人力,男女一起,几十把镰刀一字排开,那阵势庞大,气势恢宏。大家一起干活,都鼓着一口气,如果落后太多,那多丢人啊!
每个人头戴草帽,脖子里搭着毛巾,或者蹲着,或者弯着腰,左手拢麦子,右手拿镰刀,滋啦一声,长长的一拢麦子被镰刀割下来,左手一弯,把麦子拢成一捆,顺势放至身后,然后又进行下一轮割麦。
远远望去,一排人割过去,后面是摆的整整齐齐的麦子,就像联合收割机通过似的。
割麦的时候大家都是静默着,主要是因为麦子上会有一种灰尘(麦子抽穗授粉时残留的花粉),如果说话可能呛到自己。尽管如此,用不了一个来回,脸上就会沾满了黑色的灰尘,加之汗水的冲刷,到舞台上去“唱花脸戏”根本就不用化妆。
时间一长,你就会觉得鼻子特别不舒服,如果打个喷嚏,鼻涕就变成了黑色的。
为了避免参差不齐,在分组的时候最熟练的人分到一起,以免一人比其他人割得过快,自己一人远远在前面“冲锋”,两边的没割掉的麦子挡住了微微的夏风,致使最前面的人因太热而容易中暑。
割麦子最令人感到兴奋的就是快到了“地头”边(整整1拢割完),到了后就可以在“地头”边的树荫下短暂地休息片刻。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壮劳力的优势了——因为他先到,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当然,壮劳力比一般人需要干更多的“活儿”,要不他们也不好意思拿最高的工分——一般来说壮劳力一天12个工分,妇女8-10个,帮忙的小孩子4-6个不等。“工分工分,社员们的命根”,工分是按劳分配的基本依据,多劳多得,谁也不会和工分过不去。
割下的麦子不会被放到地里太久,因为分工合作,有其他的人把割完的麦子用架子车拉到麦场里去。装麦子的人先是用双手携麦子,当装了满满一车后,就需要一个小孩子上到架子车上踩麦子,把麦子压实,这样一趟能够拉更多的麦子到麦场。
较之盖麦场之类活,孩子们不喜欢上架子车踩麦子——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在没有树荫下的麦田里要呆上很久,并且麦芒会刺痛仅仅穿着短裤的小腿,使人瘙痒难耐。
不过,张大川却不太在意这些——这与一般的小孩子们不一样。每当需要小孩子上到架子车上踩麦子,张大川总是踊跃参与。
这也让大人们对张大川有了“这孩子不错,很不一般”的看法,觉得这孩子能吃苦,踏实肯干,长大以后绝对是一个好“劳力”。
其实,对于张大川来说,他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