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永固与骆养性,是本书中两个重要的一线配角人物,两个人都是忠心耿耿的朝臣,在北京城破掩护崇祯皇帝避难并南下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个人的行事手段与忠诚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可是说是两个极端,为了帮助大家对第二章的阅读与理解,现将这两个书中的人物介绍一下,历史上,这两个人物也是确实存在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行查找一下资料,和本书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
巩永固:字鸿图,北京人,明光宗第八女(本文开头时提到的媺娖公主的姑姑,乐安公主)之驸马,崇祯皇帝的妹夫,人皆称都尉(这个称呼是其‘驸马都尉’的简称)。巩永固相貌英俊儒雅,好诗文,工书画,亦善骑射并知兵法,深受崇祯皇帝的器重,在崇祯朝的末期,巩永固被破例召入宫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为啥这个驸马文武双全?因为巩都尉就是文武双全啊,古代君子有“六艺”之说,作为一名典型的“君子”,再加上明朝时驸马等人物都要被送进学校进行集中的培训与学习,因此都尉文武双全是很正常的。大家不要总以为关外的异族才善骑射,我们汉族的君子们一样也精于骑射。
在李自成围城之时,巩永固与刘文炳、王国兴及骆养性等人共同制定了一个帮助崇祯皇帝逃亡的“李代桃僵”计划,城破之时,安排皇太子及定王,永王,崇祯皇帝及皇后等人分头突围,但是,计划最终还是出现了偏差,永王虽然成功突出了重围,而太子与定王一路却在临近城门时遭遇了闯军部队而被打散,而皇帝这一组人员,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兵马护送而无法突围,只得选择在事先选好的藏身地点隐藏了下来。
在历经周折保护着崇祯皇帝一路南下来到南京后,巩永固进入了内阁,并在一年之后随同桂王朱由榔及镇国公主媺娖前往欧洲采购军备,试探罗马教庭与欧洲各国能否出兵相助。这次对欧洲各国的出访,使巩永固开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思想产生了强烈的转变,并且在他的努力之下,明朝在几十年后开始改革政治制度,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工业时代。
骆养性:字太如,湖南省新田县人。袭父骆思恭之位为锦衣卫指挥使,官至左都督,李自成围困北京时制定皇帝突围计划的重要参与者,与巩永固不同,或许是由于锦衣卫这个职业的关系,骆养性属于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为了掩护皇帝出逃,骆养性可谓想尽了一切办法,用尽了一切手段:为了行动方便,他谎报军情,使皇帝赐死了皇宫众多后妃,为了保护皇帝安全,将事先选定的隐藏地点周围几十户的住宅全都秘密地买了下来,并安排锦衣卫人员入驻等。
城破之后,骆养性为了探知太子与定王的下落,假意投降了李自成,并意图营救,李自成败退之后,骆养性又投降了满清,继续寻找太子的下落并与费珍娥一起证明了所谓的北太子为假,并将真太子已经南下的消息传递到了南京,这也间接促成了媺娖成为了储君(这本是一个临时之举,不料真太子行动缓慢,一直没有露面),并登上了皇位。
在满清裁撤了锦衣卫之后,骆养性调任天津总督,期间一直断断续续地向南京传递着自己努力获得的情报。
二十年之后,媺娖率大军北伐,在天津登陆,骆养性迅速献城投降,让出了通往北京的道路,这也使得明军在三天之内便收复了北京。
可能是在当上锦衣卫指挥使的那一天起,心思缜密的骆养性便为自己想好了退路。南明北伐成功之后,发媺娖想向骆养性追究当年假传消息,害死后宫众多后妃,及砍断费珍娥手臂的罪责时,却发现骆养性早已经带着家眷不知去向,虽经多方查找最终无果,有言其去了朝鲜,亦有其东渡日本,甚至有消息说其转道南洋去了欧洲,最终,追责一事不了了之,而在北伐的功臣名录中,也记上了骆养性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