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好奇心与深究精神
我现在着重讲一下好奇心与深究精神。其实有好奇心必有深究精神;有深究精神必有好奇心;我们来看一下百度百科对于好奇心的解释,我这里就原封不动的搬过来。
“好奇心是动物处于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空白时,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属性的内在心理。表现为1、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2、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3、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对于百度百科的这个释义笔者还是非常认同的。我不知道朋友们会不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例子。例如你和朋友去看马戏表演。其中一个节目是走钢丝。想必大家都看过,一个人拿这长长的杆子,站在高高的钢丝上,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如果你在这时候问你的朋友,“太厉害了,他(指走钢丝的人)是怎么做到的?”你的朋友十有八九会这样回答:“当然啦!人家是专业的。”然后你接着问:“为什么他要拿一根杆子”你朋友会很不耐烦的说:“走钢丝都拿这种杆子啊。”你本来还想问下去,但是欲言又止。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我就曾经这么问过我的朋友,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答。实际上人走在钢丝上不掉下来,要经过多年的训练,而且要从小时候开始。人的大脑有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在小时候这种能力尤为强大。当你从钢丝上掉下来无数次,最终大脑学会了如何让身体在钢丝上保持平衡。为什么优秀的走钢丝表演者都要从小训练呢?这里要搞明白两个问题,一、大脑如何学习;二、儿童时期的大脑与成年人的大脑相比有何不同。(儿童时期的大脑与成年人的大脑相比有何优势)。这里就涉及脑科学的问题。我们的大脑的构造是怎样的;大脑是如何学习和存储信息的;儿童大脑的学习能力为什么比成年人强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沿着这个问题深究下去你会变成一名脑科学家。
牛顿因为一颗苹果落下来砸中了脑袋,而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因为洗澡时水从浴缸里漫出而创立了物质比重学说。西方人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并非只有牛顿、阿基米德才有好奇心,而是大部分民众都有好奇心。这个问题你可能想象不到,你会以为西方的民众与古代中国的民众是一模一样的。这是个十分错误的看法。实际上西方民众大多数人具有好奇心。何以见得?西方有句谚语:“Curiosity kille the cat.”----好奇心害死猫。西方人认为猫有9条命,怎么也不会死。最后却是死于自己的好奇心。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好奇心真的可以把猫杀死。而是讲好奇心有可能使人丧命。“好奇心害死猫”这句话最早出自尤金.奥尼尔写的剧本。奥尼尔出生于1888年。各位应该都知道,小说或剧本的素材取于生活。民国初年的李宗吾写了一本书叫《厚黑学》。那么可以推测那个时期之国民厚黑者居主流。而善良者甚少。好吧,言归正传。这说明在1888年。这段时期美国人(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纽约人)都很有好奇心。以至于作者不得不告诫人们不要太好奇,好奇害死你自己。可见民众有多么强烈的好奇心。那么在1888年之前呢?在这之前的西方人有好奇心吗?实际上早在中世纪或更远的年代,西方人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就已经有所表露。当时一些西方国家的君主规定。谁发明了一项技术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得到国王的认可,便可以得到100枚金币。后来变成谁发明了一项技术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国王便授予他专属使用权,当然是在一定期限内。也就是说如果你发明了一项技术对生产和生活很有用处。那么国王会授予你一种权利。在规定的年限内。别人不能使用相同的技术或使用这种技术必须向你支付一定的使用费。这就是专利法的雏形。专利法从起源到正式确立在西方国家可谓源远流长,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国王(或君主)能够颁布专属使用或专属经营的法律。那么说明民众搞发明创造的人比较多。这样君主才能注意到这个事情。要是只有极少数人搞发明创造。而大部分民众对此没有兴趣。即使搞出一个很牛的发明来,统治者和民众也都心存怀疑的心理。中国古代估计就是这种状况君主和民众缺乏好奇心。突然出现一个牛人搞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发明。但大多数人总是认为:“这玩意能行不?”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民众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排斥现象。即便某一位官员认可了新技术新工艺,要在自己的辖区内实行它也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因为民众对新技术没有兴趣,也不懂技术。新技术在被强制实行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被民众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