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於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视今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氏高深的医学修养。中国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他还与雷公研讨经脉。《黄帝内经》即黄帝与岐伯等讨论医理而作。
岐伯的籍贯
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着名的医生,由于是传说,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如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着《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岐伯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即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岐伯庙,在县城南。”据《辞海》说: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泊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

岐伯的着作
据有关史志书目记载,托名岐伯的着作有《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隋书·经籍志》载《岐伯经》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载《岐伯灸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黄帝问岐伯灸经》;《宋史·艺文志》载《岐伯针经》一卷;《通志·艺文略》载《黄帝岐伯针论》二卷;《通志·艺文略》载《岐伯精藏论》一卷;《崇文总目》载《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岐伯论针灸要诀》;《竹堂书目》载《岐伯五藏论》。
以上诸书皆已佚,仅存书目,因此只能从书名知其与岐伯有关,内容主要是针灸,另外有按摩、藏象等,而不能确定为岐伯所着,因为古代“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所以托名岐伯的医书,可能也是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中医的代称--岐黄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有关岐伯与岐黄的研究发现,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由此说明中医药学与其母体文化的密切关系。
岐伯 - 人物简介
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由于是传说,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如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岐伯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即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岐伯庙,在县城南。”据《辞海》说: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泊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
岐伯又尊称为岐天师,意为懂得修养天真的先知先觉。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一:“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
据有关史志书目记载,托名岐伯的著作约有8种:1.《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岐伯按摩》十卷;2.《隋书·经籍志》载《岐伯经》十卷;3.《新唐书·艺文志》载《岐伯灸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黄帝问岐伯灸经》);4.《宋史·艺文志》载《岐伯针经》一卷;5.《通志·艺文略》载《黄帝岐伯针论》二卷;6.《通志·艺文略》载《岐伯精藏论》一卷;7.《崇文总目》载《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岐伯论针灸要诀》);8.《竹堂书目》载《岐伯五藏论》以上诸书皆已佚,仅存书目,因此只能从书名知其与岐伯有关,内容主要是针灸,另
外有按摩、藏象等,而不能确定为岐伯所著,因为古代“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所以托名岐伯的医书,可能也是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有关岐伯与岐黄的研究发现,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由此说明中医药学与其母体文化的密切关系。
岐伯 - 文化贡献
中国传统的医药学和医术,又称为“岐黄之术”,源于苏颂《政和证类本草图经序》:“讐校岐黄《内经》”。据传说,黄帝与其臣岐伯、伯高、少俞、雷公时等,以黄帝问,岐伯答的方式论医,并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生物、农艺、哲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由岐伯和黄帝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分《灵枢》、《素问》和《难经》三个部分,现仅存《素问》部分。《内经》阴阳五运六气说成为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其脏腑经络说基本上包括了人的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是我国首部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中医典籍,一直被中医界奉为圭臬。说黄帝时成《内经》,是说《内经》的基本理论框架于那时确立。
据学者考证,《内经》实际成书于战国秦汉间(亦有春秋成书说),托名黄帝。《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托名神农、黄帝以张其说,这种事例在先秦时期多有。那么,说岐伯和黄帝成《内经》,是否也是托其名,则需要分析。黄帝为五帝之一,声名

显赫,地位尊崇,托之尚可,而岐伯之名,仅见于《内经》,其生平事迹,史书几无痕迹,有何可托?且其时已重尊卑贵贱名份,岐伯为黄帝之臣,后世称“岐黄之术”,将其名列黄帝之前,而这种称法居然能一直沿用,显然不合礼仪。此理推之,则《内经》所托名者,乃黄帝也,岐伯才是《内经》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最初构建者。唯其如此,故《难经注疏》、《皇汉医学》均言,《内经》乃“昔者岐伯以授黄帝”,肯定岐伯的创立之功。
《汉书·艺文志·方技》在列数古代著名医家时亦说:“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原始公社后期(约公元前21世纪),游徙于黄河流域的各氏族部落,为原居于陕西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所统一,奠定了华夏族的历史基础。这些氏族此前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得以更便利的交流、融化、整合,出现多项发明创造,岐伯构建《内经》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已具备。《内经》以《易》学思想统领全书。“《易》是畜牧转化到农业时代”的精神产物(***《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其时处于变革时期,故《易》之思想多变。岐伯承《易》之哲学思想,吸收消化炎帝、神农以来的医学知识,加上自己的医学实践,又与同时代医家如雷公等探讨切磋,整合创新,形成了《内经》的基本理论框架。由于已成体系,故岐伯的学说能代代相传,其传承脉胳清晰可辨。《皇汉医学》、《难经疏注》曰:“昔者岐伯以授黄帝,黄帝历九师以授伊尹……历经汤、太公、文王、医和,秦越人始成章句,以授华佗。”在传承过程中,又经历代医家丰富完善,遂在战国秦汉间正式成书。综上所述,岐伯应为《内经》的实际首创者,后人感念岐伯的首创之功,将其置于黄帝之前,称中医之术为“岐黄之术”,以彰其功,以示不忘。
岐伯 - 故里考证
岐伯的生平事迹,除成《内经》,初步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外,其余方面,因资料阙如,已无法确知。不过,关于他的故里,似乎还有迹可寻。
1.文献资料岐为古姓,又作歧。在古代,“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通鉴外记》),“姓千万年不变”(顾炎武:《原姓篇》),所以古代的姓必有其祖源和流别,但歧姓之人,史籍绝少有记载,岐伯为最早见诸史乘之岐姓人,则岐姓显系小姓,分布亦不广。《山海经·海外南经》称“有岐舌之国”,“岐舌国在其东,一曰不死民东”。据蒙文通先生考证,《海外南经》为蜀人所作。郭璞注云:“岐舌国,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吕氏春秋·功名篇》载:“南方有反舌国,舌本在前末倒向喉。”岐舌、支舌、反舌,即“舌在前,末倒向喉”,此蛇也,则此岐舌国当为以龙(蛇)为图腾之岐姓部落。《山海经》又云:“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百谷自生,冬夏播琴(种),鸾鸟自歌,凤鸟自舞。”明杨慎认为此“都广之野”即今成都平原。《淮南子·地形篇》载:“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而复苏。”人死而能复苏,则人终不死也,此即《山海经·海外南经》所谓“不死民”也。据此,则岐舌国当在今成都平原以东,为人数不多的岐姓人所组成的部落,远古岐姓之聚落,仅见于此。而岐伯姓岐,有姓,则应为此部落的贵族甚至首领。称伯,是指在兄弟中排行老大。岐伯,用俗语来说,就是“岐老大”。成都平原以东,以龙(蛇)为图腾的部落,应为氐羌族,岐舌国当为这些氐羌族中的一小支。氐羌族以龙(蛇)为图腾,《山海经》曰:“先龙是生氐羌。”《殷墟卜辞》称:“龙来氐羌”。邓少琴先生《巴蜀史迹探索》谓:“西汉水上源有龙之称,而为巴蛇之巴发源地。”西汉水为嘉陵江西源,其水西南为白龙江,即邓先生所称“有龙之称”的地区。古代龙蛇不分,蛇亦龙也。嘉陵江流经四川北部及川东部分地区,很早以来就是氐羌族活动的范围,这一地区位于成都平原东北,《抱朴子》所述岐伯曾去过的缙云山即在此区域内,而他行迹所至的青城山、峨眉山均距此不远,岐舌国也应在这一区域。氐羌人在这一地区活动的痕迹处处可见,如川北盐亭县,北宋《元丰九域志》云:“盐亭一时已多氐语,可见旧日氐人之盛。”明杨廷和《过盐亭》诗云:“土俗旧从张老变,高山曾受杜陵知。”杨自注谓:“县人多氐语,自隐翁张俊之变之。”(见《全蜀艺文志》)明末清初,盐亭等地所受战乱影响较小,土著居民尚多,其语言习惯得以保留,至今盐亭人语中仍多氐语痕迹。
2.四川盐亭所独有的尊崇岐伯风俗习惯
很长时间以来,盐亭流行尊崇岐伯的风俗习惯和有关岐伯的传说、民谣。当瘟疫流行时,人们即于高处树干上点“天灯”以驱瘟除疫,据说此俗源于岐伯在螺祖故里盐亭高灯镇点天灯驱鼠护蚕之法。若瘟疫实在严重,点天灯尚无明显效果,就让人装扮成岐伯,着甲胄,执金鞭,戴螃蟹眼目,坐方椅上,使人抬着巡游瘟区,扫荡瘟疫。旧俗,凡家有病人,则请傩神扮作岐伯,让病人坐堂中,岐伯着甲胄,执宝剑,唱驱病之词,绕病人舞引;再入病人居室,手举火把,将炒干的锯木粉撒于火把之上,立即燃为火团,此叫“撒粉火”。“撒粉火”有灭菌清洁空气的作用,有一定科学道理。
盐亭县茶亭乡龙潭庙中现在还保存有驱病傩神的木像。盐亭县北部旧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必从桂香殿中抬出岐伯木像,遍游街巷田畴,表示岐伯扫除瘟疫,为民祛病,保一方安康。此外,盐亭古传的治病偏方很多,而仅见于盐亭的有:以香茅草治病。茶亭一带长久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弥江河畔一丘坟,歧柏树下岐伯神,扯把青草能治病,看你心中诚不诚。”以岐柏树果、枝、叶以水煎服能治病,尤以岐阳坝的“歧柏树”疗效最好,若作为药引入药则药效大增。此外,盐亭很多地方还迷信数字“七”,如安石梯、做楼梯,均为七级或七的倍数,称为“安七不安八,安八就要发。”盐亭丝姑山上,遍山皆是野生的“丝茅草”,草长三尺,绵软有韧性,并散发出浓郁的药香味,每逢大年初八日和二月十日,蚕农们都要登山敬香拔草,但每户只拔七根,拿回悬挂于蚕房门上,便可保蚕不生病。
据民间传说,此草乃“七爷”所种,“七”者,“岐”也。此外,盐亭岐阳坝及其四邻人民,以“岐”字取名者颇多。盐亭岐阳坝,古称“岐伯坝”。该坝背依高山,三面环水,坝边弥江岸上有一株一干十七枝的千年古柏,历称“歧柏树”。干粗,八人方能合抱。树下有一小巧的石庙,内塑岐伯神像。此树对岸一华里的回龙山上,明代时曾建有岐伯庙。此外,在盐亭柏梓、安家和里坪一带,人们历来喜爱种一种分杈柏树。此种柏树的虬枝似龙、蛇,恐与氐羌人以龙(蛇)图腾崇拜有关。至今,这一带仍生长着许多的“歧”形多杈柏树,有双杈、五杈、七杈柏,数量达1000多株,此种柏树,又被称作“歧柏”。上述与岐伯有关的民风民俗,皆为盐亭所独有。众所周知,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约80年的战乱和多
次自然灾害,人口锐减。清顺治十年(1653),清王朝即开始组织鄂、湘、陕、赣、粤、闽等省移民入川,至十八年(1661),全省在籍人丁也仅存16000余,约合8万人左右,四川原土著居民,几难觅踪影。在此浩劫中,唯盐亭一带,稍能幸免。蒙文通先生《汉潺亭考》云:“《盐亭县志》称张献忠至盐不妄杀戮,以获孝廉张泰阶故,张氏播然二老,方负母以逊,询得其情,献忠挽鞍大笑曰:‘吾张门固有孝子’,故县不得屠。”蒙先生本为盐亭人,所见《县志》为清代所修,所记清初之事应当较准确。将四川人口锐减归咎于张献忠,此说大谬,但盐亭有较多土著居民,却是事实。清初,因成都毁于战火,几年间千里无烟,清四川总督、巡抚只得将治所暂时设在盐亭附近、僻处川北的阆中县,直至顺治十六年才迁往成都,此事亦可证明盐亭、阆中一带情况较四川其他地方要好得多。此后,盐亭社会风俗大多与四川其他地方趋同,唯独尊崇岐伯之习俗为盐亭所仅见,显然,这些习俗由原土著居民所传承,其源应是很久远的了。总上所述,传说岐伯为岐舌国人,而岐舌国在以今盐亭为中心一带地区,从族属、地域、民俗和地缘文化上看,均为有迹可寻。岐伯 - 岐伯宫
黄帝元妃嫘祖故里岐伯宫、地处川北盐亭茶亭古镇西街口回龙山、距盐亭县城49公里。山足与莲花湖相通,水陆码头相连、坐车或乘船都能到达。中华第一部中医药巨著《黄帝内经》作者、中医始祖岐伯出生于古岐舌国。他首创以中草药为人治病、开医药之先河。助嫘祖养蚕兴衣。辅弼黄帝铸成大联盟、多民族、大文化、大统一的东方文明大国。受封在岐舌国、拜军师、国师、天师。他精通医学、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易学,为人类健康发展、历史前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岐伯故里的崇山峻岭中,生长有上千种名贵的野生中草药、茶亭乡民历来以种植中药材为支柱产业。故又史称“药谷”。芯呈梅花瓣的桔梗菊糖量8.4%,超国标2.4个百分点,全部出口到韩国。歧伯宫、岐伯殿、嫘祖殿、岐伯史绩馆,保存有丰富多彩的岐伯史迹。岐伯坝、岐伯树、岐伯桥、岐伯亭、岐伯墓、岐伯洞、岐伯坡、石药槽、木雕歧伯神像、出土岐伯树头等遗迹和许多民俗传统都记载着天师岐伯的丰功伟绩。歧伯宫与龙谭文物保护区、卧龙山红军亭、檬梓垭嫘祖公园各相距5公里、交通、住宿等适合游客观光。歧伯故里优美的原始生态丰富的人文景观,能让人产生时光倒流的思古之感、又能唤起您对生活的满腔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