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者,以其形之出奇,晦暗无光,有别于规整之物。路有崎岖,山亦不平;山川四海,多有奇趣之处。而诸多之奇趣,一半在洞穴之中,一半在洞穴之外。世间奇事多矣,而多则出于晦洞。洞因其无光,故而多生隐事,隐事之趣,趣在面目无光。
今者,以洞为名,开列世间奇事。人,但凡有所余财,必要寻觅洞穴,用以藏匿金银珠宝。故而,人世间之珠宝,多产自向阳处,而隐收于阴暗不见光之地。洞穴自此而出,并与世同行,日益增罗,直至遍地阴翳之洞穴,显人间之藏匿珍宝奇趣故事不能止乃止。因其趣事不与平常愉悦之事类同,故而便有欲将此间奇妙述诸笔端,继而彰布与人世间者。
此乃洞之出奇一也,即逢人有余财者,必要觅洞藏之。寻洞之人,或有所获,几多惊喜也大抵相伴,故而挖洞之人亦随之多矣。
蛇亦居洞,人亦居洞,鼠亦居洞,蚁亦居洞,洞之名自此彰矣。蛇鼠一窝者,为洞之阴暗,而事多蹊跷;故而此洞通彼洞,洞与洞有所不同,也多出些许事故出来。狡兔三窟,蛇鼠一窝,自此出矣。大抵洞与洞相联姻,若非同类,必为陌路;同类者,相亲,陌路者相歼,争相之事多矣 。
此乃洞之出奇二也,即逢有洞临近者,非亲即陌;事之奇,奇在蹊跷。蹊跷之事,大抵出自隐晦之不见光处;事凡能见光,必条理俱出,清晰通透。蹊跷之故,大抵若此。
洞之外型惊奇,结构出于人之意料,更有内部深浅难知。故而人多对此生有畏惧、猎奇之意;往往探之,并不次次都如人之设想,或有财宝一二,或有奇趣一二;而更多则是翼翼怏怏之正侧难辨,抑或是亦明亦暗交替轮换之体累心疲。
洞有大者,能吞吐天地万物;洞亦有小者,能拒天地万物。大洞至深,寻之不见底,人多往探之,探之则无归;洞亦有小者,人往往不见,见则无归。不论其洞之大小,亦多能勾搂人之奇思妙想之心。故而人亦因此,使脑生洞,继而大开也。
此乃洞之出奇三也,大小难见,深浅难测。实乃万人往,亿人驻之佳居之所在。
洞之诸般妙处,再加诸般奇处,亦有诸般迷云;继而,令人向往之。人亦有洞,事亦有洞,但凡说到洞处,必能与漏相连;漏洞一出,奇趣百般。辄因若此,人事见洞,必能出奇布疑;人多追逐之,而其结果往往怏怏不尽人意。
终是百般阴晦出,才有万千人生疑;生疑之处必见洞,探洞之趣始横行。人亦有自造洞穴者,或大或小,不仅相同。造洞之事,名之为挖洞;挖洞之事,多有分寸斟酌之地,或大之,或小之,或不见之。总归而言,挖洞之事,因人见地不同,而挖出不同之洞。小人可挖小洞,或居或藏;大人可挖大洞,或居或藏;巨人可挖巨型洞,或居或藏。终其一也,殆因洞物生于天地之间,便生出这般那般的挖洞之事,此间种种,罗列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