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语文资料库
本书标签: 短篇 

熟语基本知识

语文资料库

熟语基本知识

熟语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相当于一个语言单位。熟语源远流长,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1、成语

(1)成语的概念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多数为四个字,也有三个字和四个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分成两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

(2)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1)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2)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3)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4)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5)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们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成语的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杯弓蛇影、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

2、惯用语

(1)惯用语的概念

惯用语是熟语的一种,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惯用语既有三个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如“钻空子、吹牛皮、扣帽子、吃大锅饭”等。

(2)使用惯用语要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情色彩。例如:“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在“你快说去不去,别泡蘑菇了。”这句话里,就不能把“泡蘑菇”换成“磨洋工”。惯用语带有贬义的比较多,讽刺意味比较浓,使用时要分清对象。“放冷箭、顺爬”之类的词,只能用在反面事物或否定的事物上;“打头阵、唱主角”就不定有贬义意味。此外,一些方言色彩过浓、不为多数人接受的惯用语最好少用或不用。

特别提醒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

1)惯用语通俗易懂,具有口语色彩;成语显得文雅,含义深,具有书面语特点。

2)惯用语大都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短语,成语大都是四个音节。

3)惯用语大都能拆开,在动宾之间能插进其他成分;而成语一般不能随意拆开插进别的成分。例如:“钻空子”是惯用语,“无孔不入”是成语。我们可以把“钻空子”拆开说“钻了一个空子”或“钻了我们的空子”,却不能把“无孔不入”说成“无一孔不入”或“无我们的孔不入”。

3、谚语

(1)谚语的概念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众人拾柴火焰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谚语的分类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几种:

1)气象谚语。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农业谚语。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例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卫生谚语。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例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4)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例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5)学习谚语。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例如: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4、歇后语

歇后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称为歇后语。

根据前后两部分的构成情况,歇后语分为两类:

(1)喻义型

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例如:水中捞月——一场空。

(2)谐音型

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上一章 词语基本知识 语文资料库最新章节 下一章 常见成语300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