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
两个人磕磕绊绊的就这样熬了过来。
严如许一如既往的严肃刻板的性子。
对小公子说话的时候也一直是一板一眼的,从不轻易玩笑。
而小公子呢,这边儿更加严谨了,反正从母亲这边儿传出话说,小少爷最近长进了不少。
性格与其父简直是已经越来越相近了。
以前那种张扬跋扈的样子消失不见了,可见也有伴读和父亲的双重功劳。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了府试的时候。
众所周知,科举就如同现在高考一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赴考的考生几千,首场更是有几千张的卷子。
试问,作为主考官批卷,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好的耐心。
一张一张逐一看下去呢?
所以很多考官看完第一题,就对这个考生有了大致的判断。
若是第一题写的不好,哪怕后边儿的文章做的再怎么繁花似锦,也是一个落选的下场。
而这个时候,严如许会心一笑。
恰恰是因为他对这个题目的认知,第一道题。
恐怕这一场取与不取,全看这道题了。
不以规矩。
不过严如许还是把第二道题和其他题都逐一审清楚了,才开始研起墨来。
严如许这几年读书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喜欢自己静静磨墨。
因为在磨磨的过程中,可以让他平心静气。
也可以将许多心绪一一捋清楚,让题目的解答思路在心里理清楚脉络。
等到这个时候,他就会进入一个完全忘我的状态。
虽然看起来是研磨,并没有四处张望,但是它却可以清楚的听到周围考生悉悉索索的声音。
甚至是不平稳的呼吸声。
终于还是有人乱了阵脚。
考生因为看到这个题目并不是十分有把握,所以不知如何下笔。
其实这个题目只不过是个只纸老虎而已,面上看起来吓人。
正当严如许提笔落字的时候。
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响起。
邻桌的考生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砚台,把刚磨好的墨给洒了出来。
砚台也滚到地上给打碎了。
这个考生在严如许望去的时候,脸色已经惨白一片了。
有人围观,他就更加手足无措起来。
周围的人都纷纷露出了同情的脸色。
考卷是一人一份,没有多余了。
如果是这个卷子污了,想要让考官通融再要一份的话,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花银子也买不来。
只能等到明年再考。
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光阴。
严如许就这样坐在旁边侧首看了一会儿,然后自己暗暗叹了口气,提笔写起。
不以规矩这道题目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乃是孟子要求对当政者、当政者施施仁政的呐喊。
具体落实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先王,第二个就是选贤才。
孟子曰,离娄之明,姑叔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可这个时候呢。
你不能顺着原意上去破题,因为事关朝政,恐有影射的嫌疑,所以在这里的话,破题就要取巧也。如许写道,规矩是不已也,为是此名于巧矣。若论破题的话,他有千万种思索和千万种章法,但是对付古板的考官,还是要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