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太一,即太一,是中国古代楚地传说中的至高神,“东皇太一”的最初记载于屈原所作诗歌《九歌》,是战国时期楚国(湖北、湖南、江西等南方区域)百姓信仰和祭祀的天神。《九歌·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另外,“东皇”并非是姓氏,而是一种尊贵程度(古代以东为尊)。
文献记载
《帝王世纪》:“天皇大帝(为)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春秋纬命历序》:“人皇出暘谷,分九河。”《盘古王表》载有“泰壹氏”,其事迹不可考。《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宋玉《高唐赋》云“醮诸神,礼太一”。《文子·自然》云: 守之勿失,上通太一,太一之精,通合於天。 《文子·下德》云: 老子曰: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伦…… 《庄子·列御寇》云: 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庄子·天下》云: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荀子·礼论》云: 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吕氏春秋·大乐》云: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吕氏春秋·勿躬》云: 是故圣王之德,融乎若日之始出。极烛六合 ,而无所穷屈。昭乎若日之光,变化万物而无所不行。神合乎太一,生无所屈而意不可障。精通乎鬼神,深微玄妙,而莫见其形。 《礼记·礼运》云: 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 《鶡冠子》和《楚辞》皆以之为神名。《楚辞·九歌》有“东皇太一”之篇名。宋玉《高唐赋》有“进纯牺,祷璇室,醮诸神,礼太一。” 《鶡冠子·泰鸿》云: 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故九皇受傅,以索其然之所生。傅谓之得天之解,傅谓之得天地之所始。傅谓之道,得道之常。傅谓之圣人,圣人之道与神明相得,故曰道德。郄始穷初,得齐之所出,九皇殊制,而政莫不効焉,故曰泰一……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故调以宫。 《鶡冠子·泰录》云: 入论泰鸿之内,出观神明之外,定制泰一之衷,以物为稽,天有九鸿,地有九州。泰一之道,九皇之传,请成于泰始之末。 上引典籍,《庄子》、《荀子》、《吕氏春秋》、《礼记》、《鶡冠子》、《楚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