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秦桑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来的时候大家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回去的时候却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了,大家一路走着,气氛沉闷,秦桑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自己身边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很多人秦桑还没弄清他们的名字,他们就永远地睡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里,没能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秦桑带他们出来的,却没能带他们回去,这让秦桑的心里越来越不好受,柳依依过来和她说话她都没心思搭理她。柳依依这次在战地医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次回国就要调动到北京的一家医学院进行医学研究,秦桑心里为她高兴,但是这时候她实在无法像无事发生一样地去说笑,人非草木,终究还是做不到啊。
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了那首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一时间众人落下滚滚热泪,齐声附和一起高声唱着,仿佛又回到了刚出国作战的时候,大家还是那样意气风发,还是那样充满希望,现在希望更加大了,因为他们胜利了,他们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
回国之后的日子秦桑基本上都是待在自家的院子里修养,三年的战争给她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她已经不再年轻了,可是在战场上却还是那么往前冲,所以她只能花更长的时间来弥补战争给她带来的伤害,所幸军队有顾生和宋至晗,她偶尔过去看看就是了,闲下来的时候她就和小颐和聊天,现在小颐和每天都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秦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对于小学的知识还是了解的,她会和小颐和一起读课文,她最喜欢的是一首袁枚的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仿佛就是她自己,本身一介草莽,却也能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小颐和以为她会喜欢辛弃疾、陆游的诗,因为他们的诗磅礴大气、往往与战场有关,可是秦桑摇摇头“我自己就在战场上待了这么多年,何必又再去读别人家写的呢?”这一句似乎是提醒了秦桑,既如今她现在闲来无事,为何不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不为别的,就为后人不忘祖辈们经历的苦难,不要忘记后世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
秦桑动起笔来,思路仿佛是黄河之水,喷涌而出,不知不觉地就从中午写到了傍晚,美代喊她过去吃饭,坐下拿起碗筷的时候秦桑想起原先在根据地的时候美代还专门写过一本日军侵略行径记录,在后来的军事报纸上登出过,给了当时日军重要的舆论打击,也正是这本书让美代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后来事实证明美代的能力非常卓越,扫盲班在她的领导下吸纳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越来越多的妇女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崭新生活,她自己也在一家报社做兼职,翻译日本新闻,一时间秦桑都自愧不如。
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秦桑就一直和美代他们住在一起,别人知道当年的事的自然不会说什么,一些新人看到这也不会多想,所以他们的日子过的还算安稳,在和美代简单的探讨之后,秦桑也就放开去写自己的故事了,经常是什么事也不做,就待在自己的书房里面,怎么叫也不出来,好几次是顾生硬拉着秦桑出来透透气才让她不至于昏死在里面。顾生和秦桑说过现在军队的情况,但是她已经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了,她现在左耳失聪,右腿又瘸了,也已经老了,身体里还留着子弹残片,就算她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气了,所以她去军队也只是检查检查,或是进行一些军事训练,这么多年过去了,秦桑的瞄准还是一顶一的厉害,很少有人在打靶训练上能比得上她,所以她也经常被拉过去做打靶演示,战争暂时结束了,但是军队的训练不能放松,秦桑叮嘱宋至晗一定要以身作则,决不能让战士们的枪生锈,更不能让战士的血性没了。顾生提醒过秦桑不能把所有的权利都交给宋至晗手上,他毕竟还年轻,这样做还是有些冒险,秦桑只当是他们龙虎斗,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让顾生多留心点,有什么事就先做处理,不用着急和她说,说实话,比起宋至晗,她确实更信顾生,但宋至晗实在是太像年轻时候的秦桑了,所以秦桑不由得会给他一些“偏爱”。
回国之后,秦桑收到了姐姐那里的好多信,姐姐听说她上了战场,就一直放心不下,信也寄不出去就只能天天求神拜佛,保佑她平安回来。秦桑赶紧写回信,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页的信纸,然后就让人寄出去了。姐姐的回信差不多半个月之后才到的,是托在福建的老朋友寄过来的,毕竟****紧张,姐姐的信不能直接寄过来,但是秦桑顾不上那么多了,拆开信就开始读,姐姐说他们那边都好,姐夫现在不是赋闲在家了,已经去一家军事报纸做顾问了,亦梦也已经上中学了,她自己开了一个杂货铺,生意挺好的,现在他们一家人就过着寻常人家的生活,只是担心这样的日子不长久,这仗怕还是要接着打,但是他们不怕,姐姐说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看,让秦桑照顾好自己,姐姐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一家人好好的,早日团聚。秦桑看着看着眼泪就打湿了信纸,姐姐的担心又何尝不是她的呢?只是这团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在秦桑忙着写自己传记的时候,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三大改造也基本上完成,公有制的思想贯彻进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原先的资本家改了名字,没了工厂,走在街上遇见原先厂里的工人也能坐着一起喝杯茶,生活按照国家的计划顺顺当当地进行着,期间倒也没有什么大事,日子也就像流水一样的过着,转眼就来到了1958年,秦桑已过不惑之年,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却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点。
这一天林颐和放学回来在饭桌上说起关于组织指出的三面红旗和总路线,秦桑一听就摇头,林颐和见此就不再说下去,但是秦桑叹了口气让他继续说,“这次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建设还是达不到国际化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快步伐,才能不被世界上其他国家拉的太远。”
说话间美代和林颐和一直看着秦桑,秦桑听完只是叹气,并没有再说什么,吃完饭就回自己的书房,拿起毛笔摊开纸,因为战争后遗症她的手一直在抖,柳依依给她想了个办法,就是练字,既可以治手抖,也能磨炼她的性子,一开始的时候秦桑是一个字也写不了,那个毛笔就是不听她的使唤,秦桑握久了枪,一下子还适应不过来,连着捏坏了好几根毛笔,没办法林颐和就握住秦桑的手教她慢慢写,秦桑也是悟性极高,这样练了几天拿出去的字也能赢得一片夸赞,所以现在她有事没事就会去写几幅字,挂在自己房里、美代、林颐和的屋子里也挂上了几幅,现在就连军队和柳依依的医院里都有她的“墨宝”。
所以美代看见她摊开纸只当她写字的瘾又犯了也没去多说什么,过了一会,秦桑嘱咐林颐和去把这幅字挂在家里的大堂上,秦桑亲自裱了起来,林颐和一看只是“物极必反”四个大字,顿时明白了吃饭的时候秦桑频频叹气的原因,原来是“物极必反”啊!
只是这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人能不能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