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梨花落宫墙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原创作品  短篇小说 

梨花落宫墙【上】

梨花落宫墙

【梨花开,只盼君归来】

中齐国德昭二十年,皇帝李氏朝贤三十有三,皇室宗亲离散国都齐城,大权由皇帝全全掌握,当下国运兴盛,边境战役平和。

皇后夏氏淑玲于德昭十九年病逝,随后,年仅十五岁的嫡长子李泽义封太子之位,入住东宸宫,如今后位虚空,辅内文臣各怀心思,近日皆上谏请求皇帝新立皇后,李朝贤为此倒是徒增了些许苦恼。

李朝贤的后庭有三位夫人,自皇后夏氏病逝便交由虞夫人暂代后庭之事,虞夫人无子,出身贫寒,没有母家的任何外援,这便是李朝贤让她暂代后庭主事的原因。

云姬夫人来自友邦之国梁国,是梁国皇帝云照的第三位妹妹,出身显贵,若任后位,日后恐有不必要的麻烦,育有一女,唤作安和,年十一。

最后一位刘夫人是当今辅内大臣刘太宰的亲女,育有一子,唤子良,年十四。如今朝臣谏言推举之人便是这刘夫人。

李朝贤自是明白这其中的关系牵绊,刘太宰在朝中举足轻重,又是先皇的遗臣,李朝贤对其倒是颇为敬重,只是碍于内戚干政的前史,李朝贤必须确保皇室权利的稳固,决不能轻易犯险。

“陛下,老臣觉得刘夫人品行端正,淑慎谦慧,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呐!”

为首的大臣上前一步谏言,恭着礼颔首。

李朝贤面颊苍白,病气使然,瘦弱的身体却也坐得板直,纤细的手指翻看着桌上的奏折,奏章里也有推举虞夫人的,只是为之甚少。

“朕倒是觉得虞夫人跟在先皇后的身边最久,如今又暂代后庭主事,打理后庭琐事也有条不紊,奏章里举荐之人也不在少数,还是虞夫人较为合适,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李朝贤放下奏章俯身朝前,看着恭着礼站在大殿之上的群臣,目色清澈,神情淡然自若。

举荐虞夫人的朝臣出列跪地,恭礼道:

“陛下圣明,尔等无异议!”

其余群臣见状随及跪地异口同声道:

“陛下圣明,尔等无异议!”

李朝贤端坐,道:

“那立后之事就此定下,相关事宜交由礼部和内务府全权置办,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礼部侍郎赵武同内务府总管杨集朝前一步恭礼道:

“臣授命,定保万无一失!”

李朝贤点头示意随及问道:

“边关战役如何?”

都城布防将军齐桓初出列恭礼,道:

“回禀陛下,许华邺将军挂帅出征已有九月余,根据最新战报,许将军已拿下西北边关作乱的羌人族首领,如今正在劝诫羌人一族投诚,约莫三日之后会有最新军报送达都城。”

李朝贤松了口气,桌案挡住右手,握在手里的玉佩光滑圆润,雕刻工艺精湛,衬得一朵梨花栩栩如生,这是李朝贤继位那年,许华邺赠与他的护身符,这块玉在他身上一佩就是二十年,从未有过离身。

李朝贤握紧玉佩,浅眸抬眼,平淡开口:

“桓初,若许华邺将军的最新战报抵达都城,便第一时间送至御史尚卿曹襄子处,由他指派专人亲自送入内宫交给德公公,不得有半分推迟!”

曹襄子恭礼出列,与齐桓初并肩而立,二人双手福礼开口道:

“臣领命!”

立于李朝贤身侧的德公公凑身上前,弯腰低声落语:

“陛下,该喝药了。”

李朝贤起身立于群臣之上,道:

“今日且议至此,退朝。”

群臣跪地。

“陛下万安,臣等告退。”

群臣散去,李朝贤从后殿门离开,走在宫中廊下,春风拂面还带有些许寒意,德公公忙拿过鎏金大氅给李朝贤披上。

李朝贤被这风吹得咳嗽了几声,德公公忧上心头,愁容满面。

“陛下,早春节气寒,咱们日后别走这条宫廊了,走西侧廊道吧,哪儿边儿不透风,要暖和些。”

李朝贤顺过气摆了摆手。

“就走这一条宫廊,走西侧瞧不见这一路的梨花树,我不安心。”

德公公也不多劝,道:

“那明日奴才让侍从们备上梨碳,围在陛下身侧也能挡挡这寒气。”

李朝贤点头示意,顺着这条梨花宫廊走到尽头,拐弯入了建安宫。

一入宫门,侍女上前替李朝贤脱下了鎏金大氅,坐上软塌,医史孙太医跪身恭礼,道:

“臣孙皓参见陛下!”

李朝贤抬手示意。

“起来吧,今日的药可跟前些日子的一样?”

孙太医立于一侧回道:

“回禀陛下,今日的药剂配方并无变化,只是药量需增半碗,还请陛下饮药。”

侍女端药上前,对比前些日的药量果然增加了半碗。

李朝贤端起碗皱着眉一饮而尽,苦涩从舌尖传到喉咙,一阵咳喘上头,一口鲜血从口中吐出,李朝贤急忙拿过手帕擦拭。

孙太医急忙跪地磕头,众侍女奴才纷纷跪地低头不语。

李朝贤苦笑,道:

“都退下吧,孙太医,这药能否加点儿糖,苦涩至极,朕着实难以下咽。”

奴才侍女们退下。

孙太医犹豫片刻开口道:

“陛下,良药苦口利于病,若是加糖恐会减小药效,对陛下的病情不利啊!”

李朝贤杵着膝盖,喝了口德公公递过来的茶水漱了漱口,道:

“不碍事,你尽管加点儿糖,下去吧。”

孙太医神情犹豫,却还是福了礼,背着药箱退出了建安宫。

李朝贤起身踱步至桌案前坐下,拿起毛笔蘸墨行书:

华邺亲启!

此去西北路途遥远,一路艰难困苦我了然于心,听闻羌人蛮横暴戾,不知你可还好?

朝议闻报,你已拿下羌人族首领,正欲劝其投诚,不久便可凯旋归来,我心甚喜,我身体无恙,你切勿挂念,都城梨花待放,候君归来,品茶共赏,还望珍重,莫让我忧心。

朝贤亲笔。

行书已成,李朝贤停笔,将信笺折好放入信封。

“德子,传御史尚卿曹襄子觐见。”

“诺!”

德公公出殿门,吩咐卫兵去请曹襄子过来。

不到半刻,曹襄子着官服急忙入殿,欲跪身行礼却被李朝贤制止了。

“曹爱卿不必拘礼,日后只你单独入殿可不必行礼。”

曹襄子站直身子颔首,道:

“臣领命!多谢陛下。”

李朝贤递过信封,道:

“朕亲笔所写,即刻派人快马加鞭送至西北,一定要亲手交给许华邺将军。”

曹襄子接过信封,道:

“臣这就去办,臣告退!”

曹襄子出了建安宫行至外宫门,上马疾驰到御史院。

“松榆,南谯,你二人即刻备马,带上干粮水袋,准备出驶西北送信。”

二人领命急忙前去准备马匹和行装。

曹襄子打开桌案之下的抽屉,拿出一个羊皮方袋,将信封仔细的塞进羊皮内袋里,挽过针线缝好。

松榆,南谯二人备好行装,将羊皮袋子缝在自己的里衣上,配好令牌上马。

曹襄子上前叮嘱。

“切记,一定要亲手将信交给许华邺将军,中途不可多作停留。”

二人领命,驾马疾驰而去。

三日后反倒是许华邺的战报先到了。

齐桓初着银色盔甲驾马来到御史院,不做任何停留径直来到曹襄子所处的南苑。

入门,走至桌前,端起一杯茶水一饮而尽。曹襄子并不讶异,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倒算是寻常了。

齐桓初美若远山,骨骼清俊,与曹襄子年少时曾是都城府学堂的同窗。

曹襄子面相秀气,性子温润,那时是学府先生的辅课书生,后齐桓初通过武试殿选参了军,又随许华邺的父亲威烈将军出战郝邑,大获全胜,立功而返,被李朝贤封了将军,掌管都城布防事宜,如今三十却未娶妻。

而曹襄子苦读六年,通过文试,拔得一届学子中的头筹,先在御史院做编撰后又颇得李朝贤信任,封了官爵,做了御史院的尚卿,如今三十有六,与许华邺同岁。

二人算是同窗挚友,却又亲疏远近,在旁人眼里却是极少来往,少言少语。

一杯茶水下肚,齐桓初健步上前,将手里的一本奏章和一封书信放在曹襄子桌案上,道:

“西北加急战报和许华邺将军的亲笔信,请即刻送至内宫,让陛下亲启。”

说罢,齐桓初转身便走,不多作一刻停留。

曹襄子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开口:

“秦毅,即刻将信笺和奏章送进内宫,交由陛下亲启!”

唤作秦毅的男子上前接过曹襄子手里的信笺和奏章,转身离去。

曹襄子走至桌前,放好茶杯,提起瓷壶倒了一杯,微抿一口,转头对一旁侍奉自己多年的侍从道:

“常春,江州送进宫的绿毛尖我们御史院还有多少?”

唤作常春的宫人应道:

“回大人,咱们御史院还剩一罐,估摸着够喝半月了。”

曹襄子道:

“你明日一早拿着我的腰牌到内务府再领两罐绿毛尖,顺道问问杨总管,琼山思南露尖可否到货,若到了你就要两罐过来,若没到就取着绿毛尖回来便可。”

“奴才领命!不过大人,您每次都在巳时亲自去泡茶,又每隔半个时辰更换一次新的茶水,可又不见您喝,您是特地泡给齐将军的吗?”

常春年龄尚小,才不过十六岁,遇事自然喜欢探究多问。

曹襄子倒也不怪罪他多嘴,侍奉自己快三年了,这孩子年龄虽小,办事却也利索可靠。

曹襄子走至桌案前翻着桌上的吏书,道:

“嗯,齐将军策马从军机处赶来,路上不作停留,到我御史院最快也得一炷香的时间,驾马费力,自是口渴,下马行至我这儿定然是要喝水止渴,可解?”

常春认真的点点头,道:

“大人,奴才懂了。”

曹襄子翻过几页吏书,面色淡然,不露丝毫情绪,同往常一样。

这绿毛尖与琼山思南露尖是年少同窗时,齐桓初时常带给曹襄子的茶叶,说是提神又解思愁。

秦毅入内宫,亲自将信笺和奏章交给了李朝贤,随后离宫返回御史院交差。

李朝贤放下手中的信笺,打开齐桓初的奏章一看,大致内容阐述此次西北边关战役大获全胜,羌人退出关外百里,承诺永不入关,许华邺将军已启程回城,约莫一月后抵达都城。

李朝贤喜开颜笑,放下奏章,拿过桌上的信笺,心里激动万分,面上却只是神情自若的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展开,细细的一字一句的看着信笺内容:

陛下亲启!

臣率领一万大军翻过北山,越过溪谷,行至西北边关乾郡,驻扎城墙三里处,羌人蛮横掠夺不尽,臣几番劝和无果,为使边关百姓安心,臣带领战士们奋勇御敌数月,拿下羌人首领勒图,经臣与之交手长谈,勒图并非暴虐之人,一时犯我疆土实属无奈,臣赠予他我中齐国的种子,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领土自行耕种,自给自足,战役大胜,哪儿的百姓感叹皇恩浩荡,乐亦乐矣。

臣已带领众将士启程回都,约莫一月有余抵达都城,还望陛下保重身体,良药虽苦却也利于康复,还请陛下谨遵医嘱按时服药,都城再见,勿挂勿念。

许华邺亲笔。

看完整封信,李朝贤脸上的笑意不止,德公公立于一旁也跟着笑开了眉眼。

‘咳咳咳’连续几声咳嗽又见血。

德公公赶忙端过茶水来让李朝贤漱口,神情担忧。

“陛下,奴才传太医来给您瞧瞧吧!”

李朝贤蹙眉又舒展,身子朝后边儿略微仰直。

“别费力气了,朕的身体自己清楚,如今吃药不过是在拖着日子活罢了,只是......”

李朝贤站起身,走至木架旁,打开最里边儿的雕花箱子,将许华邺的亲笔信放入,又锁上,转身走到建安宫门口,看着有些雾蒙蒙的天,似是要下雨了。

德公公站在一侧,看着眼前的李朝贤心疼的紧,却又不敢多言。

李朝贤背手,看着不见光的天空,道:

“德子,他还有一月有余才能赶回都城,你说,我还能不能撑到他凯旋而归的那一日呢?”

这句话明面儿上是在问德公公,实际上,李朝贤更像是在问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最害怕的事情依旧是与许华邺息息相关的一切。

德公公有些哽咽,更是忧心。

“陛下,您别说这话,你一定会长命百岁,千岁,万岁的,等许华邺将军回来,您二人继续坐在梨树下饮酒作乐,奴才还伺候你们。”

李朝贤笑了,想起同许华邺彻夜长谈却不觉困意的那些日子,他更怀念了,也更想他了。

关中百里,许华邺的大军已行至关内夷县三里处,天气瞬变,许华邺下令就此处歇脚片刻。

“将军,前方将至夷县处,是否需要入夷县歇一晚?”

副将方宜上前一步问道。

许华邺灌了一口凉水,着实凉爽。

“不必!歇息片刻,出夷县行至阳城再歇息也不迟。”

半个时辰过后,大军继续前行,过夷县时,百姓夹道欢歌,高喊皇恩浩荡,许华邺将军威武之语。

许华邺着金色盔甲,内嵌红衣,披风绣云纹,虽已三十有六,却也意气风发,不改当年的英气俊朗。

穿过夷县,越过西岭道,大军行至阳城,驻军阳城外三里,歇脚做饭。

阳城守将李嵩湳闻报,随即带领十余将士驾马疾驰到许华邺的驻军处,诚邀许华邺入城一叙。

李嵩湳盛情铺张,许华邺拒绝无果,只好应他进城一叙。

入阳城将军府,李嵩湳的夫人刘氏立于堂内相迎,备上好酒好菜,二人畅谈许久,好不欢快。

李嵩湳是皇帝李朝贤姑姑的儿子,也是皇室宗亲之一,母亲阙兰本是先皇亲妹,却因执意下嫁给罪臣苏万,而被废去了公主的身份,随苏万漂泊于阳城外做起了丝绸生意,却于夏末时分遭贼匪截杀,夫妻二人双双死于非命,年幼的李嵩湳成了遗孤,先皇怜悯,将他接回都城,养在太师府,武艺了得,李朝贤继位之后便封他做了这阳城的守将。

吃饱喝足,李嵩湳送许华邺至城外歇下才独自返城。

翌日卯时,许华邺率领军队继续启程,出阳城不到十里便碰到了御史院前来送信的松榆,南谯二人。

接过二人手中的信笺,许华邺本意留二人一同启程回都。

松榆恭礼,道:

“谢过许将军,只是我们二人还要及时赶回都城复命,不可多做停留,还望将军见谅!”

许华邺拱手。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便多留二位,返都路上多加小心,代我问候曹大人。”

松榆,南谯颔首,道:

“是!小的告辞。”

二人上马疾驰而去。

许华邺将信笺放入里衣收好,继续前行。

途径榆林,众将士原地歇息半个时辰,喂马进食。

许华邺走至榆林一处河岸,掀衣坐于一棵倒地的朽木之上,掏出里衣的信笺,打开,抽出信纸,仔细的看着信笺的内容,那份思念之情了然于心。

许华邺阅信过后将信收好,拿出怀里贴着自己胸口处放了快半月的玉石发簪,低眉一笑,甚是喜乐。

许华邺劝归羌人族首领勒图之后,为表对许华邺的敬意,勒图将羌人族最稀有的一块青绿珩玉石方送给了许华邺。

许华邺瞧这青绿珩玉石方精美通透,特地在边关找能人巧匠给磨成了发簪,刻上了细碎的梨花花瓣,远观只是弯曲云卷长簪状,近看便可看出上边儿雕刻的细小梨花,着实好看。

大军马不停蹄的赶路,途经澜山、柳县、鄠邑、浅川、湘岭、江州、平县、沂水、东郡、垣城、蓬州、南山、茨逾、和中,于一月余七日抵达都城三里处。

朝堂之上,群臣立于两侧,李朝贤坐至正中,齐桓初出列恭礼,道:

“启奏陛下,许华邺将军的大军已行至都城三里处的和中境内,待大军稍作整顿,约莫午时可入都城。”

李朝贤甚是欣喜,道:

“好!许华邺将军此次大获全胜,凯旋归来,郑胜感欣喜,定要重重犒赏三军,设宴替许华邺将军接风洗尘,内务府杨集领命!”

内务府主管杨集出列恭礼,道:

“臣授命!”

“朕命你亲自操办今夜的接风宴,务必确保此次接风宴万无一失。”

杨集福礼,道:

“臣领命!”

李朝贤起身。

“德子,几时了?”

德公公凑身上前一步恭礼,道:

“回陛下,约莫还有半炷香的时间就午时了。”

李朝贤在这半柱香的时间内着实难耐,似乎觉得比平日里等他还要漫长。

群臣立直身子不言不语,心里都盘算着这次许华邺回都之后的打算。

太史孙仲眼高于顶,府中唯有一独女,唤作孙毓贞,德才兼备又灵秀慧气,孙仲本就自负,上门提亲之人皆看不上,倒是对这许华邺刮目相看,别有一番赞赏,早就憋着心思准备等许华邺回都就向皇上提及此事。

谏议郎大夫尹向文一向与太史孙仲不和,长女尹玉书下嫁御史尚卿曹襄子,身体虚浮难孕,惹得不少闲言碎语,仅剩的幼女尹玉清倾慕许华邺多年,尹向文自是不会放过此次向皇上谏言的机会。

宫墙上的凯旋铃响起,长胜钟敲了又敲,许华邺率领副将等前锋十余名将领踏入宫城了。

李朝贤抬眼喜形于色,快步下了鸾台,步子急切,大步跨出朝阳殿,众臣紧跟其后走至大殿前的高台之上。

宫廊两侧的梨花树朵朵相迎,洁白晶莹。

长生梯两侧的神兽威武庄严,中齐国的旗帜摇曳在风中。

李朝贤目不转睛的盯着偌大的宫门,生怕看少了什么。

许华邺驾驭黑鬃马之上,金色盔甲熠熠生辉,红色披风轻扬,高马尾上的红发带随风飘起,其余先锋将领着金色盔甲黑色披风跟在身后进了宫门。

春风拂过梨树卷起细碎的花瓣飘散在宫墙内。

许华邺挺直背脊注视着高台之上的李朝贤,那人即便已至六六年岁,却也目如朗星,让人看着便挪不开眼了。

马行至高台下一米处,许华邺翻身下马,将士紧随其下马,双手恭于胸前,单膝朝地一跪,雄厚英气的声音开口:

“臣许华邺携众将士凯旋归城,恭请皇上万安!”

众将士:

“臣等恭请皇上万安!”

话语一落,众将士与许华邺一同双膝跪地俯首置地,整齐划一,庄严肃穆。

李朝贤热泪盈眶,近在咫尺,跪于自己身前的这个男人越发精瘦了,替自己守这河山二十载真真是苦了他了,着实是含着愧疚与亏欠之心时常独自一人抹眼泪,时至今时,许是过于念他,此刻尽连眼泪都有些憋不住了。

德公公见状急忙凑身上前提醒道:

“陛下,您千万要忍住了,天子不可泪撒于堂前,何况今日大喜,陛下该唤许华邺将军他们起身了。”

李朝贤咽下哽咽至极的声音,拂袖抹去眼角的泪水,道:

“许华邺将军、众将士请起!”

许华邺与众将士起身,笔直立于高台之下,注视着李朝贤。

李朝贤道:

“许华邺将军与众将士辛苦,此次凯旋归来,朕深感欣慰,定要重重犒赏众将士,你们都是我中齐国的英雄!”

众将士道:

“尔等多谢陛下,陛下圣德!”

随后,群臣恭礼,道:

“臣等恭迎许华邺将军凯旋回宫,皇上圣德,许华邺将军威武!”

许华邺拱手还礼。

接风礼结束,众将士上马离宫回城外的军营去了,外宫礼部的侍官负责发放军营内的犒赏。

朝臣退下,李朝贤单独传召了许华邺入建安宫议事。

许华邺迈着稳健的步子走上高台,群臣自两侧的台阶散去,目光皆是羡慕赞赏之意。

上至高台,李朝贤与许华邺皆不言语,李朝贤跨入朝阳殿内又行至后殿门,许华邺一直跟在他身后默不作声。

德公公知事礼,遣散了侍奉的一众宫人,自朝阳殿后殿门至建安宫宫门前空无一人,德公公只是远远的跟着,绝不靠近半分。

踏上宫廊,李朝贤淡淡开口:

“梨花都开了。”

许华邺看着宫廊的这一路梨花树,声音柔软几分。

“嗯,甚美!幸不负陛下所盼,臣赶在梨花盛放之时回家了。”

李朝贤紧了紧手心,踏下宫廊,行至宫苑里,春风吹得梨树丝丝作响,李朝贤半仰起头,花瓣落入发髻,掉在锦衣之上。

许华邺立于半米处看得入迷,许是被这梨花乱入迷了眼,花里有着那个人的身影,反倒让人有些沉醉其中不想离去了。

一瞬之间,李朝贤偏过头看着距离自己半米处的许华邺笑眯了眼眉。

似是回到那时年少不知事,也是在这么个梨花盛放的时节,只一句君无戏言就捆绑了两个人大半辈子。

上一章 梨花落宫墙【前言】 梨花落宫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