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三十三)
火烧情侣
一天晚上,我收摊回家,天已经黑了。
我走到小教场的巷口,模模糊糊见到墙上好大一个大红字“拆”。
在南京这期间,最怕的就是见到“拆”字上墙,见了就心烦、头皮发麻。最怕的就是查暂住证,办不起,拿不出来就要被罚款。没证的时候心里想到被查、被罚的滋味、心里就感到十分恐惧。
经常在睡梦中被惊醒查、罚,或者走在路上,被突然拦下来。这是常有的事情。
唉!在小教场还没住三个月呢!这烦人的“拆”字又上墙了。真是烦死了。
半个多月以后,我终于在前江沿一家房东家里,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窝儿。
这家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老夫妻俩为人都挺好的。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在他家个不大的庭院里,有一株百年老腊梅,和一株酷似伞状的四季桂花。一进入他家的小院里,一股浓浓的的香味,沁人心脾⋯⋯
在他家的庭院角落里,摆放着一辆电动车自行车,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新鲜玩意儿。这么好的一件新鲜物件却放在院子里睡大觉,原因是前轮轮胎爆了,成了一个瘪嘴老太婆呆在那儿。
我来到他家第一天,房东就找我修车。
他的大陆鸽电动自行车前胎破了,摆在那儿多少天了也不方便推出去修补。
房东对我说:“你搬我家来住,我修车就方便多了。”
我点点头:“这个车子我只能跟你补补车胎,没问题,可要是电路出了问题,我就没办法帮你解决。”
我说我从修理自行车开始,一直到现在还没见过这个新鲜玩艺儿,我说我第一见过这种车子。
他说:“这种电动自行车节能又环保、方便快捷。以后,自行车会慢慢淘汰的!”
我问他多少钱,他说:“三千多”
我跟他开玩笑说:“自行车如果淘汰了我不就失业了吗?”
“不一定,到那时,你就可以改行专门修理电动车了。”
我说:“我还想等我老就回老家在马路边摆个修自行车摊,挣点小酒钱呢!”
房东说:“你啊!你头脑跟不上形势,现在都是高科技时代了,发展快的很呢!”
现在,城管对占道经营越管越严格。
我在后江沿交了三个月的房租,还没到期,拆子又上墙了。
唉!烦死了,又要搬家了。
每天晚上回来,都要抽这个时间去找房,跑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在双桥门紧靠火车道边租了一间二层楼上一个小小出租房子。我睡觉的窗户,离火车的车窗不到五米远。
毎天晚上,只要火车一经过这里,喇叭一鸣,轰隆轰隆的车轮声,震天响,你睡得再死也能把你吵醒。
在这样的环境下,过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
这样的曰子,慢慢也就习惯了。
这年冬天。我正在对面马路上摆摊修车。
这天中午,在我住的出租屋附近,突然,冒起了一股浓烟。
我认为是我的出租屋烧起来的,到跟前一看,不是我家,是隔壁邻居家屋里冒出来的浓烟。
我赶紧去通知他家的房东,房东听了慌了神,连忙跑到出租房门前,门锁得死死的,这么寒冷的天气,房东急得满头大汗,团团乱转,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屋子里传来一声巨响。
吓得房东后退几步,哆嗦得说不出话来。我在一旁看着他着急说:“房东!还不赶紧把门踹开?还犹豫什么?”
房东听了我的话,使出吃奶的劲儿三脚才把门踹开。
这时里面一股浓烟从屋内冲出,直向空中飘去⋯⋯
这小小的出租屋里,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浓烟滚滚。
火中,一对夫妻正在撕心裂肺地惨叫着,房东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把这对夫妻俩从大火中救了出来。
这个夫妻俩,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身上一丝未挂,站在出租屋门前,在这么冷的天气下,也不知道是被烧的浑身发抖、也不知道是被冻得发抖。
那位女的好像在哪见过,好象有点面熟,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主要是被大火烧得辨不清模样。
这时,一位好心的邻居送来了两件棉大衣裹在他们俩的身上。
左邻右舍来看热闹的人,把他们俩团团围在中间,有几个好心的人见此情景,有的拨打120救护车的、有的打119火警的电话。
不一会功夫,消防在、救护车一起赶到现场。
⋯⋯
第二天听房东讲,这个男人是六合的,夫妻俩在南京做点小生意,这几天夫妻俩不知道因为什么吵架,他老婆气的回老家六合去了。
这个男人就把这个情人带回来,两个人吃过午饭,就上床睡觉,这男人喜欢抽烟,
在被窝里抽烟,睡着了,香烟把被子燃着了就烧了起来。等他们醒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被烟火包围了,找不着门出来,大火把电视机也燃爆了。
他们俩昨天一个晚上在医院里就花了三十多万,这个小情人是苏北人,叫云朵。
我一听说是云朵,我头脑,嗡的一声,快要炸开了⋯⋯
难怪我当时见她一出来好像有点面熟呢!
半年以后。听房东说:“这两个人出院后,觉得自己烧得面目全非,见不得人,一个跳长江自尽了,一个卧轨自杀了……”
从房东嘴里听到云朵的噩耗,我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半年以后。
南京巿城市管理取缔所有占道经营摊点。
命运之神再一次向我挑战。我们俩的生活来源一下子断了。
师傅的摊点被取缔了。我们俩的摊点也没了。想租个面门房,租金太贵租不起。
师傅无奈,去江宁郊区贩树卖了,做起了木材生意。
阿梅找了一份保洁工作。
我被逼得去了常州市开发区,是一个老乡陈大爷介绍我去的,是常柴拆伙,凢个老板在一起合作开了一家叫鸿尔达的电动车厂。现在正在招聘人员。
因为我有点修车技术,有这点基础是优势。
我来到这个厂里以后。里面刚进零配件,还没开始生产,三个领导人,连我在内一共六个工人。
这六个工人,在一个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整车装配技术,而我,全部负责所有车辆前后车轮穿钢丝、调整钢圈、上内外胎。当初生产的电动车前后轮一律都是采用钢丝结构。
我一天要负责200套车胎的整装工作。
同时,也由于,刚刚建立的厂,技术不成熟,边学边研究。
工作时间太长,从早上七点上班,一直干到晚上十点多钟左右才下班。
我一辈子也没上过班,没受人限制过,也没看过领导们的白眼色。
半个月以后,技术员检测我调整的钢圏,结果都不合规格。
厂里领导又托关系聘请金狮自行车厂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对我调整的所有产品进行了一调整。
金师厂家的专业师傅告诉领导,这都是人工调整,不是机器调整,多少都会有一点点误差,但是,这一点点没有关系。
厂领导通过请来的专业人员,才明白,对我调整的钢圈,才有一点信任度。
可是,我的心里承受不了领导的眼色,我自己干的都是自由职业,喜欢干就干,不喜欢就不干。受人约束、管制的事情我干不惯。
一天,我对领导说,我还是想回南京,不想呆在常州。
一个月以后。
我还是离开了常州,来到了南京。
在南京呆惯了,到了其他地方总觉得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