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睡,早上他们是被起此彼伏的鸡鸣狗吠唤醒的。
农村的生活并不美好,大锅灶政策在这里施行了半年就彻底宣告结束,只是各家各户上交的铁锅等器具也是再没有要回来的可能了,因此早上大家都是拿着砂锅、陶锅甚至竹筒等收拾出一天的第一顿早餐来。
暮歌热了昨天生下的小米粥,又在里面加了好些红薯,像昨天一样用香油拌了咸菜,反正韩永军是没觉得吃腻了。
他们俩自从下乡插队就是状况百出,因此一路上面对乡亲们的打量都显得有些不自在。
村子叫作赵家村,在大兴安岭边缘,开垦了不少田地,隔了五十里的邻村叫作李家村,都是昔日闯关东的先辈们留下来的后代,原本姓赵的人不少,但经历了那么多年的纷乱,如今这村子里还真没多少姓赵的,倒是隔壁村子里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姓李。东北本地人的豪爽,和村民们善意的态度倒是让韩永军渐渐放下了一开始刺猬似的警惕。
暮歌脸上一直带着暖暖的笑容,不管是谁都会送上一个和煦的笑容。
关于他的流言不少,那些大爷大娘们本就可怜他这么个被继母磋磨的孩子,现在一见到这白净俊朗的模样心就更偏了。
和暮歌相比韩永军就显得有些憨憨的,但也是个好孩子。赵家村还是第一次有知青过来,大家心里对这些城里来的娃娃们还是比较包容的。
等到了田里,村长和记分员已经在等着他们了,韩永军和暮歌赶紧问好。
赵家村的村长姓李,李树根,曾经是个军人,因伤跛了一条腿,最后回了老家当了村长,四十多的人了还是显得很精神。
记分员姓赵,赵富强,也是村长的左膀右臂,三十五岁,板上钉钉的下一任村长。一个正派的军人自然不会选一个歪瓜裂枣的继任者,他本就是赵家村原本的赵氏宗族的族长,一辈子没出过东北这片地,但人情世故都很通透,比李村长更圆滑但也不失原则。韩家老大能在赵家村买下那座小房子也是多亏了他们的帮助。
之前因为暮歌的生病他们兄弟俩只跟着二位见了两三回,从今日起大家就是一个村子的人了。
李村长笑着说了几句主席语录,欢迎了他们俩,说:“你们俩从今儿起就是咱赵家村的人了,以后就好好干活儿,按照主席他老人家的指示扎根农村,团结贫下中农,听明白了没有?”
韩永军和暮歌都忙不迭点头,暮歌笑着从衣服口袋里取出两包晒干了的烟草叶来,分给李村长和赵记分员。
韩清源(暮歌):“叔,我们两个年纪小,也才刚来,有什么不懂的还要你们多多提点。这点儿烟草叶子就当是晚辈送的孝敬了。”
李村长眉头一皱,正想训斥暮歌要他不要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就被赵富强拦下了。
赵富强没伸手,笑着对暮歌说:“你这孩子,来了这儿大家就是一家人,我们怎么能要你们的东西呢?你这可是要我跟村长犯错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