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颙琰从圆明园回宫时在神武门遇刺。随从都吓得呆站在原地,只有贝勒丹巴多尔济以身卫之。侍卫这才反应过来,擒获了刺客。 [24] 所幸颙琰未受伤,陈德后被凌迟处死,两个儿子也被处绞。事后颙琰惩罚了失职的官员、侍卫,加强了紫禁城的门禁制度。
嘉庆十五年(1810年)正月颙琰斥责部院衙门因循怠玩。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十一月,颙琰又下令查部院疲玩现象,十二月初九规定了部院行查时间逾限处分:嗣后逾限11到20案,罚俸6个月;逾限21到40案,罚俸2年;逾限40到60案,降一级留任;……他还多次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
军事
平定川楚教乱
乾隆末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由于乾隆皇帝大兴文字狱,川、楚、陕等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到乾隆去世前,朝廷多次派兵围剿,起义军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仍然如火如荼。
颙琰亲政后,他通过诛杀和珅,缓解民怨,并把几年来镇压起义不力的责任推给和珅,说他欺罔擅专,以至将领在他庇护下虚冒功绩,坐糜军饷,另一方面更易统兵大员;奖惩分明,逼将领用命;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推广寨堡团练,坚壁清野的做法,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
嘉庆十年(1805年)将起义镇压下去,在历时九年多的战争中,白莲教起义军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400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镇压东南匪乱
由于清政府对民众的压榨加剧,东南沿海部分民众被迫下海为盗,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起蔡牵在东南海上劫船越货,封锁航道,收“出洋税”,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反清起义。清政府命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赴闽造大舰,铸炮负责镇压,后来李长庚阵亡,直到嘉庆十五年(1810年),起义才被镇压。
镇压天理教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年),趁嘉庆帝离京前往热河围猎,北京防务空虚,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当时正在宫内的皇次子绵宁(道光帝)用鸟枪打死了两个天理教徒,镇国公奕灏调来火器营、健锐营兵入宫,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被全部消灭。获悉事变后,嘉庆帝下诏罪己,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并诱捕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随后,各地的天理教起义陆续被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