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外戚表》载:“孝仪纯皇后父清泰,姓魏佳氏,隶满洲镶黄旗,官内管领。嘉庆二年四月庚子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祖护军校嗣兴、父内务府大臣武士宜追封三等承恩公。”
《钦定八旗通志·镶黄旗满洲佐领》上载:“第一参领第十八佐领系乾隆四十年奉旨,将令懿皇贵妃之外戚人等由内务府拨出,编立本旗。”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查通谱卷七十四,魏氏下只有一条“魏氏绶恩,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份无考。其曾孙五十一,原任内务府总管;元孙清泰,现任内务府管领;元孙清宁,现任六品官;玉保住,原任库掌。四世孙吉庆,现任笔帖式。”
注:其中的“清泰”,便是孝仪皇后的父亲。内务府总管“五十一”为孝仪皇后祖父。
《八旗通志》中载:“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一参领……第三管领,系康熙三十四分立,以包衣大武士宜(即五十一)管理,武士宜升任内务府总管,以包衣大清泰管理。”
《清代内务府》一书中记载:雍正三年武士宜(即孝仪皇后祖父)任内务府大臣,十一月任十二月卒。雍正三年同任的有李延禧,常明,来保,傅鼐。其中傅鼐十一月迁,武士宜可能是来替代傅鼐。
雍正四年内务府大臣:李延禧,常明,来保,查弼纳(五月任),尚之顺(五月任),年希尧(五月任),永福(正月任) 永福可能是来替代武士宜。
通过这个记载能发现孝仪皇后祖父是雍正三年十二月去世的,距离上任仅月余。这个时候孝仪皇后还未出生,可见孝仪皇后没见过自己的爷爷。孝仪皇后父亲清泰兄弟三人,不知道清泰排行第几。
从上述史料总结可知,孝仪皇后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明末的绶恩(汉名魏国贤),正黄旗汉军,后因三藩入包衣,归来年份无考——二世(未知)——三世嗣兴(汉名未知)——曾孙武士宜(汉名魏九龄,内务府总管)—玄孙清泰(汉名魏明禄,内管领)也就是孝仪皇后的生父。
清史稿虽然存在错误,但是这次关于孝仪皇后“后家本汉军”的说法却并没有问题。孝仪皇后家的确是正黄旗汉军,隶属耿仲明麾下。耿仲明死后,分拨在耿昭忠麾下。后来虽然受三藩之乱的波及,可并未受到朝廷惩处,世管佐领的身份也没有取消,但也被编入了内务府正黄旗。
可能的情况是,孝仪皇后的先祖本是明末的军户-千户,后来被派往辽东与后金作战。因顶头上司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而被遣返山东登州,后在耿仲明带领下渡海投靠后金皇太极,孝仪皇后的高祖绶恩被任命为汉军正黄旗佐领,后来绶恩(汉名魏国贤)在南征南明残余的时候,因收留马鞍匠人,触犯逃人法而受到追究。摄政王多尔衮看在绶恩有渡海投诚的功劳免于深究,只是把绶恩的那个牛录整体编入了内务府正黄旗第一参领三管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