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若很可爱,但我看到他的时候却还是想躲避他。
尽管重来一世,我却仍然释怀不了少年时的元若英姿飒爽,一身红衣劲装马上风华,他见我在府外等他回家,潇洒的下马,一身桀骜收归于内,活泼又惊喜的唤我——“阿娘”。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府外等他回家,但那次也是我唯一一次从佛堂出来,他想习武,那日是他报名参军的日子,数年不见的母子,终是我拿了藤条抽他。
他被我抽的那整个背都没一处好地方,月圆抱着我的腿哭着喊着饶了小少爷,我当时也抽的有些后悔,正要脱口给他台阶下,只见他紧紧咬着牙,一字一句的道:“不管阿娘如何鞭打,我都要去参军,我要保护我身边的人!”
我怒极反笑,当即便不管他,他在烈日中暴晒,他却不懂我不想再失去亲人的心。后来,我再也没见他,再后来,听闻他做到了四品安西将军,娶了妻,生了一双儿女.....再再后来......他便死在了我的面前。
他死在我的面前,他想抓住我的衣袖,想在破城最后一刻带我离开,我跟他准备跑时,一支箭向我射来。他却替我挡箭,被乱箭射死。
我记得我那时的感觉,仿佛虚空了般怔怔的站在原地,看着那射箭的人,那人也缓缓走到我的面前,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那是我的丈夫,沈邂。
元若见我如此憔悴,安安静静的走向我。
沈元若“阿娘......”
我犹豫了一下,伸手抱起他软软的身子。
我已经有许久都没这么抱过元若了。
李执渝低声:“阿娘没事。”
元若愣了愣,胳膊环绕于我腰间。
他不说话,但我知道这孩子心里是如何想的。
他知道我此时心力交瘁,恐是又要和沈邂大吵一架,有次我跟沈邂大吵,他抱住了我,我便熄了怒气。
这孩子乖巧的让人心疼。
我不禁抱紧了怀中小小的一团,紧闭双眸。
花好见如此,悄然行礼,使用轻功又回了房梁上。
重来一世,我定要保住孩子,保住珍视的一切。
沈元若弱弱道“阿娘....昨夜阿爹离开了,让我告诉你,他被派遣调查岭南王一案,最近会很忙....”
这话意思,就是让我们都消停一阵罢。
我心里暗自一叹,如今的她虽是还是那般冠宠于皇家子女中,但父皇随着年老,逐渐猜疑她到底是不是已故的睿成皇后的女儿了。
说到这,就想起这件事的起因。
我生于长安陷落时期,当时内忧外患,先帝李舒贪图享乐,不顾蛮夷攻打,听信谗言扣押善战的四子李沧,当时是太子的父皇毛遂自荐,自请去往前线。
长安府里留下的女眷便剩了正妃和众良娣孺人等。
那时的睿成皇后沈氏并不是正妃,一届知府嫡长女,却因才貌双全,聪慧节俭,深得李愠之宠。
而李愠的发妻,这位到现在还未追封的正妃崔氏,却是位大人物
五姓七家中的清河崔氏门阀的嫡长女。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清冷金贵,高傲不近人情...其姑母妙音夫人在先帝李舒的身侧承宠多年,掌握六宫大权,如同皇后,在后庭说一不二。总结下来,她自是应该目中无人。
大唐的世家门阀盘根错节,不好剔除,却能让一个年幼失母的无宠嫡子登上东宫之位。当时的父皇便因着这个原因,虽心属睿成皇后,却不得不娶了世家强大的崔氏,与她育有二子。
过了些年,沈后进府为良娣,却是专房之宠。在崔氏之后生下李愠的第三个儿子,李阖。李阖出生五年后,她再次怀孕。
随之伴随的,是那时的太子妃崔氏因失宠而闭门两年已久,清河崔氏也随着妙音夫人的痨病去世渐渐衰微。
直到后来,长安崔氏门阀联合其余世家派遣私兵反唐,以图再扶新国,重拥荣耀。
父皇那时正与蛮夷厮杀,长安陷落这种紧张的日子里,幽居正房多年的崔妃因咽不下失宠之恨,用了崔家的暗卫绑走已近临盆的沈后。
到后来二人杳无音讯。但一个孤女的出现打破了皇城的表面安宁。李执渝五岁时被一神秘红衣白发女送入宫中,携带着沈后贴身玉佩,说我是睿成皇后的女儿。李愠刚开始虽有怀疑,但我与他滴血认亲并无不实,李愠便不再多言。
但回想起来,我与多年前父皇给沈后描绘的画像,我们二人,并不相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