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出生,生母为塞和里氏。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年仅十四岁的乌雅氏在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中获选入宫为宫女。据《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所载,定妃万琉哈氏是与乌雅氏同日进宫为宫女的。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时年十九岁的乌雅氏生皇四子胤禛。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十三日,乌雅氏单独受册封礼,由嫔册封为德嫔,时年20岁。此前,乌雅氏受册封的情况无记载。礼部尚书韩菼整理的《有怀堂文稿》中有一篇册贵嫔文,为尊者讳而将相关信息隐去,但结合乌雅氏的家庭背景,以及此文的大致撰写时间仍能得知此为封乌雅氏为嫔(贵嫔)的册文。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日,德嫔生皇六子胤祚,德嫔时年二十一岁。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她与惠嫔、宜嫔、荣嫔等,共四人一同晋升为妃,时年二十二岁的乌雅氏被册封为德妃。德妃当时在妃位的位序,次于惠妃与宜妃[6]。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初一日,生皇七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二十二日,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二十四日,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日,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由德妃乌雅氏所生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其生母也因此尊封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仁寿皇太后病重,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同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仁寿皇太后崩逝,享寿六十四岁。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加谥号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并在景山皇家园林的寿皇殿为乌雅氏治丧;同年九月初一日合葬景陵,升祔太庙。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适逢皇太后的三周年忌辰,雍正帝欲要亲往祭陵。王大臣等,以圣躬素畏炎暑,万几已极劳苦,又触热往返五六百里,洵非所宜,且二麦登场,一路夫役祗候,不免耽误农功,合词恳请停止。雍正帝勉从所请,因此命令弘历(乾隆帝)前往代为行礼。
后来,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倚庐为古代遭丧者所居,倚木为庐,于中门外东墙下起庐,先将一根木头放在离墙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东墙,以草苫盖之,南北两出口也以草帘屏之,向北开口,里外不涂抹灰泥,即草棚。雍正帝时年四十五岁,每日赴母后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皇太后死于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