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绪中尉,过几天的结业典礼后,你就去实地研习吧!”
我们分部的部长,希那德·冯·古德里安向我说。
“好的。长官,请问地点在哪里?”
看着我脸上微微的扭曲,他拍拍我的肩。
“没事,放心吧,不会把你调去前线的。大概只是去看看,然后写写心得体会,就这么简单。现在是特殊时期,所以不会直接让你上前线,你们这批人可是帝国花了好多黄油米饭栽培出来的,他们舍得吗?”
我舒了口气。
“怎么?你也会害怕?”
“不是,但也是,我怕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倒是拖了帝国的后腿。”
我流利地答辩着,经量表现出坦然和无畏来。
前面这个人——部长——在部队里的衔位可是上校,这是我面对面接触且交谈过的最大的官职。
他身材魁梧,很有震慑力,脸上的一道伤疤更显霸气侧漏。
我们常常由这条疤赞扬他的勇敢,而他却不以为然。
这条疤是他在上一次大战中留下的。他说当时的情况是这样,他匍匐着前进,一颗子弹不知怎么的就飞过来了,正擦着他的眼角,整块肉都被掀没了。
一个敌人跑过来,拿枪瞄着他,见他满头是血,手上又没武器,就没有管他了。
他倒好,趁敌人离开,抽出刀便是一下。
从此他被称为楷模,破格升官为少佐。
这里要做个补充,前面所说的“前线”即为泊兰德。在上层的精心策划下,在一周前,我军正式向其发动进攻。
一周的时间,我军势如破竹,已经快打到泊兰德的首都了。
我们以装甲部队为前排,加之以最大的机械化武装,并以数以千计的轰炸机掌控制空权,以极强极快的速度进行精准打击。
反观对方,他们几乎没有空军——两天就被摧毁了!
他们没有大型机械化部队。
他们有的只有骑兵,骑在马匹上,挥舞着长枪的骑兵。
长枪对大炮!以卵击石!
我们的部队在前线几乎毫无阻拦地推进。光一天,我们的坦克部队就可以挺进四十千米。
对手与我们之间的极大军事代差下,他们也誓死抵抗着。他们很勇敢,抛去政治立场,我为他们的勇气感到钦佩。
泊兰德是如此的坚决,但其他国家就不是这样了。
因为我们刚开战两天后,联合王国和民主共和国就向我们宣战,上面还为此专门调了些部队回防西线。
但他们却是宣而不战,这让帝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
而两线作战的,却是泊兰德。
在我们进攻他们之后,联盟国与帝国上层就签订了秘密协议。
协议规定,占领泊兰德之后,东边归属于联盟国,西边归属于帝国。
但联盟国畏首畏尾,扔碍于“面子”没有出兵。明明是最想获利的一方,却会因为道义问题瞻前顾后,他们难道不知道在签署协议的那一刻,他们就被刻上了贪婪的烙印了吗?
什么国际名声,什么大国,说到底还是他们的传统沙文主义倾向的粉饰罢了。
政治这种东西真是虚伪。
不过,在我调研后不久,他们便出兵了,他们怕自己分不到那一份利益。
不到四个星期,泊兰德就灭亡了。
有十余万俘虏被联盟国带到了大森林里,听说是活埋了去。
说到底还是一样的呢。
联盟国,什么最先进的民主代表政党,也逃不过“弱肉强食”四个字。
说来我们两国在历史上却是是兄弟呢,还是充满矛盾的兄弟。
再上一次大战争后期,他们国内出现了这个政党的雏形。但那是他们的政府还是封建主义,于是他们后来的领导人便被流放了,而就是流亡到了我国。
在我国前皇帝——那是也是封建——安排他回去,引发了革命,然后,他们的国家就毁灭了。
也就是说,从某方面讲,现在的联盟国的前身,有一部分是靠皇帝时期的帝国缔造的。
真讽刺。
现在,两方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生效了。
“白色方案”的成功可谓是皆大欢喜。我们证明了自己力量的强大,而西边的蠢蛋却依旧抱着“战火向东蔓延”的幻想,殊不知我们的矛头已经指向了他们的咽喉。
下一步是进攻民主共和国还是其他的,上层正在议定。
从我个人掌握的有限情报来看,我认为是先扫清侧翼以保证安全,多战线的处境属实不好受,多个国家在多个时期都可以证明。
而我们的盟国——教国,如今正在另一片大陆进行扩张,我们要尽快脱身,早日打败民主共和国并对教国进行援助。
那么,为了长远的计划,我们将对这片大陆上,我们帝国的北方的国家进行攻击。
我在实地研习的报告中提交了如此类的想法,似乎受到了上面的赏识,我提前结束了学习,现在,我正式成了一个大尉。也就是和过去那个天天折磨我的女人——索菲亚同级,这光是想想就让我开心。
我被下派到了第十一集团军第五师团第212大队,任一个普通步兵师的营长。
“艾绪三营长……呃,怎么说呢?挺奇怪的……”
我穿戴好军装,配上衔勋,在镜子面前来回摆了摆身子,检查仪容仪表。
一会有一个会议,我是第一次以此身份参加的军部正式会议,仪容仪表很重要。
我不想给人的映像就是“理论家”和“读书人”。其他年长一点的军官对那样的军校出身的士官很不看好。
我属尉级,官里面的低级,而且刚刚毕业,所以在这种事情上还要多多看别人眼色。
会议上讲话的最高干部是我们师团下属少佐(少校),中年男子,个子不高,肤色暗黄,满脸糊渣渣,头相对身子显得很小,但五官还算精致,尤其是那双绿眼睛。
会议大概就是传达了下一步的作战指示。
我们将对北边的达尔曼发起进攻,一是为了扫清北边的顾虑,二是为了麻痹民主共和国,让他们继续徜徉在“西线无战争”的美梦里。
简单易懂,目的明确。
虽然我曾极力不想在毕业后就投入到枪林弹雨中,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了呢。
这是证明自己不只是“理论家”的好机会,也是我多年来报效祖国的好机会。热血的男儿啊,战场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