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善殿门一关,好似热浪被隔绝在身后,檀木和着沉香的气味从炉鼎袅袅生烟。折腾一天,里衣早已生出薄汗,贴着肌肤有些不大好受,然而乍得一股清凉,竟然使人生出些许惬意之感。太后宫中的宫人在前作引,一路行至后殿一边恭敬道:“太后吩咐陛下先行更衣,礼服沉重,莫要中了暑气才好。待更衣净面,再去同太后用晚膳。”
赵策紧绷的面颊终于片刻放松,不自在的生硬道
皇帝赵策那么臣多谢太后体恤了。
我上前拿过存放礼服配饰的托盘,等宫女们卸下皇帝衣饰放在上面。太后对皇帝的难得关怀令我有些讶异,显然皇帝本人也极其不适应。莫非是太后决定还政了?若非如此,她恐怕不会对皇帝嘘寒问暖的。太后虽是一个母亲,更兼天子之母,可在心里说句不恭敬的话,她也许只有在涉及自身养老利益的时候,才会破天荒的关心一下这个儿子吧。这个平素里杀伐果断的女人,很难从她的脸上找到对天子的片刻温情,甚至于皇帝的乳母保傅们待他都更像一个母亲。我曾经暗地里问过我的师傅,皇帝的保傅郑国夫人,可师傅却板着脸训斥我一通,并说这不是我该过问的事情。在宫里讨生活,首先必要学会闭紧自己的嘴巴。
屏风内母子俩人相安无事,看起来其乐融融地共享晚宴,膳食一道接一道上桌,菜品各色香味俱全,八宝甜酪、炖乳鸽、香酥脆枣,大多都是皇帝喜欢吃的东西。随从左右忙着布菜传菜,大殿内一时悄然无声。
饭毕,太后在皇帝的服侍下吃茶漱口,方才笑意盈盈地将话头打开
卞太后皇帝今日加冠,就是成人了,按照先帝的意思,即日起应该解除辅政大臣的名号,孤也该还政与你。不知道你日后理政,有何打算呢?
赵策敛容,正色道
皇帝赵策臣以为山东一带涝灾不久,又遭瘟疫,如今虽严禁人口流通,输送草药赈灾,却治标不治本,应当先着手控制疫病,再重新修建水坝,至于派遣官员的人选,臣以为舅父便很合适;除此之外,便是准备科考、裁撤冗员和南征乌蛮,朝廷如今正需要银两……
太后挥挥手示意皇帝停下
卞太后皇帝说先要赈灾,这确实不错,可不知裁撤冗官又是何意?不说皇室宗亲们的那些闲职,便是如今那四位辅政大臣手下,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大周自开朝以来代代都有人得荫补官,裁撤的代价太大,皇帝还未完全站稳脚跟之前,还是再三思虑罢
皇帝赵策可是……
看见皇帝不服气地想要争辩,太后再次示意皇帝稍安勿躁 ,语重心长道
卞太后再有,乌蛮不过一小国尔,虽频繁扰境,可终究只是小打小闹无伤大雅,先帝朝的那场叛乱闹得至今都未曾恢复元气,皇帝又何必大肆征兵劳民伤财呢?还是以先帝时的策略为主,安抚为宜。
太后之言听起来言之有理,反倒像是皇帝的思虑不周,可我认为陛下并不是一个只凭热血上头便不顾一切的人,他也曾在深夜里反复摩挲地图上的地理位置,打仗、裁员,绝不是他的一时空想。
果然,他确实如我所料——
被太后打击了一番的赵策显然面色不虞,可还是应承道
皇帝赵策太后说的是,是臣年轻气盛,思虑不周了。
太后叹息道
卞太后皇帝执掌天下大权,应当权衡利弊才是,切莫为了一时的执着,坏了大局。
又是天下大权,又是权衡利弊,皇帝手上的权力局限得连他自己都不满意,偏生太后最爱给人画饼,讲起大道理来一套接着一套,但就是空口无凭,绝不放权。
我看见赵策凝眉良久,终于像下定决心似的起身向坐在上位的母亲上前几步,从袖子掏出一份奏章,关切笑道
皇帝赵策那么,如今关于水患,有一件事,儿要请母亲拿个主意,权衡一二
太后对于儿子的表现很是满意
卞太后何事让皇帝如此关心,甚至于今日也非商议不可?
皇帝不言,只是恭敬呈上奏章,太后拿起一看,顿时勃然大怒
卞太后这押运官实在太过放肆!孤和皇帝对他委以重任,他怎么敢私吞百姓的救急财物!
皇帝拱手而立
皇帝赵策臣初接到这封举报信也是万分惊讶,可进而一想,又觉得疑点颇多。押运官张侍郎其人胆小软弱,臣当初与太后选择此人押运救济物也正是看中他这一点,何况钦差未定,物资还没出京城,他如何敢铤而走险?
太后意识到皇帝言有所指
卞太后皇帝是说有人指使他这么干?皇城天子脚下,何人敢如此放肆?
赵策两手一摊,直言道
皇帝赵策臣派人暗中查探,不曾想竟是舅父。
我倒吸一口凉气,陛下羽翼未丰,何至于与太后交恶。紧接着便听见太后断然道
卞太后不可能,你那舅父纵然贪财好色,却也不敢顶风作案,定是有人栽赃陷害。回头孤将他召进宫来,与皇帝的人当面对质。
见太后明显护短,赵策却也不恼
皇帝赵策母亲说的是,儿确实也怕冤枉了舅父,特别是梁国公吴疆那里,前些日子与舅父因为担任户部尚书一职颇有怨言,他又是辅臣之首,想使些手段绊住舅父,定然不难。
太后将身体轻靠回椅背
卞太后定是如此,你亲政在即,你舅舅怎么会平白给你添堵呢
皇帝缓缓道
皇帝赵策可当臣私底下着人夜访国公府,却不料梁国公的两个儿子胆小怕事,提前将与舅父勾结贪污的事情招了。吴疆着急,还说要亲自缚两个儿子到大理寺受审,臣唯恐走漏了消息,让母亲和舅父难堪,届时案子更不好办,便暂且压了下来,来请太后示下。
太后闻言怒极反笑,好似早已看穿皇帝的把戏
卞太后孤真是没想到,皇帝长大了,居然学了去和外人通气来迫害自家人的手段。你也不必扯什么梁国公,要处置你舅舅,就自去处置吧!
皇帝惶恐不安,恳切道
皇帝赵策母亲何必置气于我?儿少年登基,若不是有母亲护航,焉能压得住那群豺狼?朕乃是成心保下舅舅,请母亲无疑
太后冷笑
卞太后你要如何保你舅舅?
皇帝假作思衬,片刻道
皇帝赵策不若找一替罪羊,此事吴疆参与其中,他为保全儿子自然不敢声张,可另外三只老狐狸耳目灵敏,风声迟早走漏,何不寻一人立即顶替舅父位置,张侍郎仍为副手押运物资,等他们启程,消息约摸走漏,再等他们回来,罪责全退在那人身上既可。
太后眯眼
卞太后这样心甘情愿去死的人,哪里这样容易找?
皇帝向太后更近一步,又谨慎地侧过身来吩咐道
皇帝赵策你们且退下。
满殿宫人称是,逐次退离宫殿。女官最后离开,掩上门那一刹,我听见皇帝轻声道
皇帝赵策就选楼春如何?
楼春。在皇帝身边多年,一些人名早已耳熟能详这个人是先帝朝的进士,据说文采卓然,曾任职大理寺,却不知为何在外放途中牵扯到了先帝朝末年的谋犯案,虽罪不至死,却因为他素来嫉恶如仇孤高自傲的性子招人记恨,导致关押多年都未得释放。天子二十岁生日前有臣子上书力谏皇帝亲政,太后拿着可有可无的先帝遗言当令箭只是不许,他在狱中得知,写下诗文讽刺,被人举报,惹恼了太后,下命秋后问斩。
我知道皇帝此时还用的上母家势力,保下国舅也是真心,可我同样认为他不是真的将楼春当作替罪羊,毕竟,他多次暗地里表漏出对楼春才华的欣赏。
我不敢再往下胡思乱想,也无从得知赵策与太后究竟说了些什么,只知道陛下从亲善殿出来的第二天,便在朝堂上表露自己尚且年轻,还请太后仍参朝政的意愿,并将楼春从牢狱释放,命他既刻上任前往救灾。
委任楼春可以理解,可为什么要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亲政权放弃?
我带着疑虑为刚刚下朝的皇帝宽衣解带,却发现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他哼着小曲随意往榻上一歪,饶有兴趣地舀起冰镇的酸梅汤看了看又放下,仿佛,在欣赏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