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引出了一个“相对产能”的概念。关于这个概念, 之前已经点了一下。不过可能还是会有部分读者会有点疑问。其实这也正常,因为在笔者与下属及同事沟通时,也有相应比例的人一时无法理解,甚至问:实际产能与项目平均产能之间,为什么一定要相除,而不能相减或相加呢?等等,不一而足。这个概念,书店的教科书上没有,学位里老师也没有讲过,到公司后也没有接受过这个概念的教育,一时无法理解也是正常的。这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
那么,用相对产能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将一个部门甚至整个公司纳入到同一个考核平台下,再也不受项目,工序,机台等的限制,准确地识别每位员工的状况(在样本量足够的情况下)。在没有这个概念之前,人们会认为不同的项目由于其特殊性,没有可比性。所以只能在同一个项目里进行比较。这样,当面对各类繁多的项目时,管理人员就会失去判断力,不知从何下手了。
为什么相对产能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这个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释得清楚了,需要从基准产能的制定开始说起。基准产能是建立在节拍时间或称为循环时间的基础上的。首先,我们要用秒表测量出一个标准工作循环的时间。为减少可能的误差,可以找一组如10名中等熟练员工进行反复测量,所测得的稳定的产能就是标准产能。在此基础上,再考虑10%到15%的宽放时间,就是所谓的基准产能。不过,涉及到机台与纯手工又有区别。涉及到机台的,循环时间主要由机台所决定,员工所能决定的,仅是辅助时间的长短,产能的波动相对小,标准产能可直接应用。而手工作业则不然,很大程度上受员工熟练度的影响,产能的波动会很大。所以在基准产能的基础上,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及数据,乘以一个系数适当抬高基准,并通过一定的激励等方法引导员工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开始计件。
基准产能有个特点,就是一经制定,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没有特殊原因,半年以内是不会作调整的。由于基准产能在最初制定时,是稍高于当时的实际产能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在项目的前期,项目的实际达成是少于基准产能的;在项目的后期,则是高于基准产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当初基准产能的制定过程是多么地科学,在所考核的这个特定月份,基准产能不一定标准。而且由于项目导入时间的不同,人员构成的差异及生产上的异常等因素,项目实际产能与基准产能的差异可能还会有所波动。所以,对于不同项目之间,单纯的按各项目的基准产能达成率来进行衡量,是不客观,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