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天人本一气,彼此互感而通,尽人事以合天道,明天道以观人心,明人事可晓天道。
积蓄精力 上下合一 贵贱无分 民心自服 不生争端 天下安泰。
治心 清静无欲 治国 自然无为 治家 合和恒一 治身 皈原真柔 治神 抱一还元 万物得一而生
天若失一清明世界变为污浊 万物不育 自然皆无
地若失一 山崩地裂 江河泛滥 万物不载 无以安宁
人若失一 形神相离 只剩躯壳 晖晖噩噩 生不如死
君王失一 万民欲生 人人相残 国国相争 天下大乱
万无失一 万物不生 万物不长 阴阳不通 自将灭绝
欲之高处 以身换名 舍身贵货 然静以思之 以此难得之身
好名者,即劳身亦劳心 即耗精亦耗气藏货俞多危险俞答 不如去欲保命 是为真得
若以图财货,刮尽民脂民膏,结怨于民,获罪于天,这是亡国之兆。财是养命之源 立国之本
百姓无财难养命 国家无财难安民 钱财虽不可无有,应取之有道 享之有度 执政者应以民为先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为官者应以民为先
凡民难治 皆执政者有为而治 法令滋彰 纵欲妄为 上行下效 古民难治 ―《老子》
道者 天地之祖 万物之宗 其形也虚 其象也无 其形也自然
德者道之用也二者一也 人合于道 则德 物合于道 则序 反之为悖为逆 人德物序则天下正 人德物序则天下乱― 《老子》
和谐是道德的基本法则之一 自然和谐 星辰有序 天清地宁
风调雨顺 万物繁荣 人类和谐 天下太平 社会稳固 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 ―《老子》
国政和谐 上下齐心 百官尽职 百工尽技 百业兴隆 百姓乐业
家庭和谐 六亲和睦 夫妇和顺 家道昌盛 乐享天伦
人身和谐 阴阳平衡 百脉畅通 身体健康 心旷神怡 颐养天年。
天下之惑莫甚于私 天下之乱莫大于相争 衣食起居 人之性也 然过之则为欲也 庶民争利 大夫争权 诸侯争地 皆私欲所致 天下焉能不乱 若上至公侯 下至庶民人人和睦相处少私寡欲天下焉能乱矣 ―《老子》
无为之性 顺天应人 民自安居 国自安定
自然之性 少出禁令 民不受束 各安其事 丰衣足食
清静之性 民不受扰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事事物物 自然而然
无欲之性 治者无欲 无巧无智 贪心不生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自然无为而自为叫做天道 自然无言而自会叫做天德
不以富贵为贵 不以长寿为乐 不以夭折为哀 不以通达为荣 不以贫困为丑 不以天下共有的利益为一己之私份 不以统治天下而显自己身份的显贵 万物同有 生死一样 此乃天道
上行下效 君正则民正 君邪则民邪 施政者不应禁令繁多 条款倍出必为奸人所用以令卡民 以令束民 百姓被束手脚 自然逆反 施政宽仁 以德为政 治大国如烹小鲜
生生死死 周而复始
无所不备 大而不包 细而不入 不增不减 永恒长存 难以用语言表达 所谓道可道 非常道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人若能融于天地自然之间就能洞擦一切事物得本质 所谓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同作 吾以观其复
君子得其时则驾 不得其时 则蓬累而行
人物同体 物我同源
人生于天地之间于天地一体也 天地 自然之物 人生亦自然之物 生于自然 死于自然 任其自然 则本性不乱 不任自然终日奔忙 则本性羁绊
上善若水 水善立万物而不争 此乃谦下之德 故江海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此乃水之柔德 故柔弱胜刚强 无有入于无间 无为之益 与世无争 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
故圣者随时而行 贤者应事而变 智者无为而治 达者顺天而生
道为体 德为用 用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虚无 自然 清静 无为 纯粹 素朴 平易 恬淡柔弱 不争
道有三宝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 故能勇 俭 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 慈性自然 以己之慈 感化万物 万物受感 自亦归慈 慈故能勇 俭性清静 清清静静 无妄为之行 顺天应人 合于自然 利益万物 物物受益 人人受益 故俭能广 谦卑处下 无智无欲 与物无争 不炫已长 置身于后 不为人先 此为水性 虽不为器用 而无器能与之争 此不争之器 无器能比 人之行事 守此三性 执此三宝 事无不成 道无不就 舍此三性 贪心必生 争强好胜 争权夺利 如此相争 与道远矣 身虽不死 神实已亡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