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弟弟苏辙听到过一个故事。
有个人叫孟德,从小就喜欢深山老林。长大后,他当了兵。有一次,成守秦地,他见那个地方的山岭险峻陡峭,于是就一口气从兵营跑出来,逃进了深山。
在逃跑的路上,他用自己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张饼。饼很快就吃完了,他只好吃草根和野果。他知道,自己被抓住了,是死;饿死了,是死;被虎豹豺狼吃掉,还是死。无论如何也是一死,索性他便什么也不怕了。哪里山深,他就往哪里钻。有一段日子,因为吃草根野果,他肠胃不适,经常呕吐、拉肚子,但他不管不顾。奇怪的是,后来他再吃这些东西,竟然像吃五谷杂粮一样了。
孟德经常遇到狮虎等大型的猛兽。这些猛兽在离他百步远的时候,就开始吼叫,声音尖厉而吓人。一阵威慑之后,猛兽便跑到距他十几步远的地方,上下腾挪,做出要与他搏斗的样子。每当这时候,孟德都会显出泰然自若、毫无畏惧之色。因为他想,自己无论如何也是一死,怎么死,也无所谓。
猛兽见孟德没有任何害怕之意,便犹疑起来,锐气失掉了一大半。逡巡一阵子之后,便蹲坐在那里,呆呆地盯着他看上一阵子,最后快快地离开。
就这样,孟德避开了许多猛兽的危害。
苏辙写信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哥哥苏轼。苏轼也将信将疑。不过,苏轼由此联想到了另一个相关的故事:说有一位妇人带着孩子去河边洗衣服。她把两个刚刚牙牙学语的小孩儿放在沙滩上,自己就去一边洗衣服去了。这时候,有一只老虎跑来,想要吃掉这两个孩子。可是老虎发现,这两个孩子对于它的到来,没有一点儿恐慌。天真无邪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老虎故意用头蹭了蹭其中一个孩子的身体。结果,这个孩子没有搭理它,依旧自顾自地玩着。老虎在两个孩子身边待了好一会儿,最后悻悻地离开了。
很多时候,我们累,是因为我们一直活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我羡慕那个逃兵以及那两个孩子,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有我们永难抵达的无畏之境。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
大大寄语
无畏之境,虽然难以到达,但也应该知晓,在危险与困难面前,惧怕没有任何作用。所以,与其畏惧、心惊,不如多一些释然,多一份勇敢,勇往直前,惊喜之花便会向你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