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天不在状态,什么都不想干。
不想上课,其实既没有别的事情,也没有早到影响懒觉,但就是宁愿睁眼躺在宿舍里发呆,也不肯出门;
健身目标、学习计划、职业规划拟了一百次,可是拖延症一发作,浑身每个零件都像生了锈,连带大脑一起,吱吱嘎嘎就是转不动;
就连躺着追剧、吃零食,也没有过去香了,常常看着看着就迷迷糊糊睡过去,醒来昏昏沉沉,与其说在煲剧,不如说是放点助眠背景音;
“专注”“热爱”“好奇心”……这些词仿佛已经从生活里消失了,余下的只有了无趣味的日子。
但扪心自问,你甘心一直是这种状态吗?Vol.1
倦怠≠佛系
佛系青年的心态是平和的,这与诸位倦怠时而焦虑时而茫然的心态恰恰相反。
因为倦怠期的“不想干”并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决定放弃”的佛系或者“想休息”的表现,而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观意愿上知道自己不应该松懈,但又提不起精神去行动;身体上明明没有多少劳动负荷,但总觉得疲倦乏力、无精打采。
“反正都是睡懒觉,只当养生了。”——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Vol.2
睡懒觉≠休息
因为休息之后你的精神和体能都会得到恢复与提升,而倦怠期则如同泥潭,会无止境地消耗你的精力。如果没有能动性技巧的辅助,个人很难在自然状态下摆脱倦怠期。
第三个问题随之而来。
Vol.3
倦怠期给人带来的最大伤害是什么?
倦怠期最致命的地方,并不仅仅在于躺尸中荒废的时光,而在于处于倦怠期中的人的矛盾性:
一方面知道倦怠不但不能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还会在拖延中使问题严重化;另一方面自己却没有精神和体能支撑自己处理问题。
这其中精神和生理上的矛盾才是倦怠期痛苦的根源。这样再去找到摆脱倦怠期的核心思路:找回掌控自我的感觉。回血技能:合理化期望值
一般来说,期望值越大,行动力越强。但是,过高的期望值会使我们采取贸然行动,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败几率的提升。
笼罩在高期望值下的失败,会加剧我们的心理负担,甚至使我们长期处于失望和自我否定的状态中,进而萎靡不振,感觉做事情毫无意义——倦怠期,也就随之而来。
我们无法控制事情的发生,但可以调节自己的期望值。
Vol.1
满足式调节期望值
设定难度较低的目标,以满足我们个人的期望值。
我们可以学着设定有时效性的目标。例如,每天必须完成至少五千字的阅读。
根据时效性目标,我们可以再接再厉设定细节化成功标准和奖励机制。要知道,奖励可是提升成就感的重要道具。当我们完成了时效性目标,就可以大方奖励自己一件小礼物。
Vol.2
分解式调节期望值
将自己的期望值进行分解,把对于自己的期望细化到每一件事上,也是有效调节期望值的一种方式。让期望值变得更加明确,并且细化的期望值能够实现风险对冲,因为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小的期望能够达成。
每一个努力自救的我们都是生活的勇者,即使道路艰难,路途遥远,我们还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