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清明节,这个节日勿用多说,清明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好日子,对于落葬,自然也可称为吉利的日子。
(5)冬至节,冬至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自古以来就有冬至日祭天祭祖的风俗。
(6)大寒节。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大地将渐渐回春,预示着年轮的结束与开始。此时,人们一边忙着过年,同时不忘祭祀祖先和各种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看着屋子外面的雨丝毫没有锐减的迹象,冯楠不免十分郁闷,看样子还真是要冒雨上山去安葬外婆了,她真的实在理解不了这定下的什么所谓的规矩。其实她还不是最感到悲催的,另外还有几个抬棺木的人,能够腾出手来打雨伞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奢求。不过好在一旁的人足够友好,能够一只手拿着伞替自己遮挡住雨滴,而用另一只手拿着另外一把伞去替抬棺木的人遮雨。冯楠注意到,不管那些抬着棺木的人再怎么因为打伞的人不小心倾斜而将雨打在自己身上,亦或是山路再怎么倾斜难走,他们都会尽力不让棺材挨到地面上。她早就知道这个说法,知道人身故后从离开家门的那一刻起,直到入土之前的一路上,棺材都不可以落到地面上。而除了藏族地区的天葬,这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成不变的。
以前土葬时,如果到了山上,出殡时棺材不慎意外落地,就意味着在这里就是该葬的地方了。但是刚出了门口,就葬在门口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地方说,这意味着这个家还会再死一个人。而人死后置于棺木之中,到了大殓之日,棺木不到墓穴就不能落地。这是因为,棺木本应该是落在墓穴之内,七魄也随之入土,墓穴又叫圹,棺木入墓在造葬中又称落圹,所以一般抬棺出殡都尽量避免棺木直接落地,古人认为如果直接落地,七魄也就随之到不了墓地。甚至《三元总录》一书中还说,大殓之日棺木不可触及墙垣,这是因为墙垣在五行中也属于土,古人对于天地阴阳八卦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十分在意。
为了避免这种失误,人们也有很多的方法。首先,确保有足够的力量抬起棺木,一般配备八名抬棺的人员,叫“八大金刚”,又有把数字八和棺材结合意喻“发财”。四人抬棺就很少见了,四人抬棺首先力量不足,而且为不吉利,意喻“死财”。其次,抬棺过程中,通常会配备若干垫棺的物品,以方便“八大金刚”休息,通常是凳子或者原木条,总之棺木不接触地面。再次,又有用整条树干和短原木绑扎成龙杆,棺木直接绑在龙杆之上,棺木和地面之间就有龙杆阻隔,所以龙杆抬棺就可以随时歇息,但龙杆的重量也不轻,通常使用龙杆抬棺的地区会配备几名后备抬棺人员以便轮替,因此龙杆抬棺出殡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