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学生时代,大人们常说,“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高中与大学衔接的桥梁——高考,在当今社会来说,算是比较公平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我大概了解一些高考报志愿的方法。在填报志愿时,城市必须是第一选择,而不是专业学校;分高者应注重高校,低分者应以专业为主;填报想要选好专业,就要经常关注时势;高考志愿与考研通盘考虑;了解真正的就业渠道;根据分数以及专业,顶尖成绩,方向应是大学,专业为辅;一本线突出专业,匹配院校;二本线基于专业;平行志愿,填报要有梯度,既要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与自身高考成绩相宜的学校,更要考虑填报历年录取分数线比自己高考分数线稍低的学校,最后填写一两所保底学校。
同龄人中已经不少已经找到了理想大学,并将其定为目标。说的夸张一点,还未有目标的人已落后一步。很明显的,已经制定下小目标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学习时会更加努力,他们的动力来自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从大局出发,上大学主要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学习更多的能力,可以开拓视野,增加对世界的了解的机会。大学像一张通行证,通过接触,能够与五湖四海的人有不同的思想碰撞,让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丰富
,能够认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处理问题、获取信息的方式。能够锻炼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思维方式。
从另一方面出发,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可以自己掌握未来人生的道路,不再会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
提前对报考了解固然有用,但它并不是一块直通大学的金牌。说到底,这不过只是供自己增加概率的方法,而真正的想要考入自己理想大学的人,还是需要在平时努力学习,争取在将来报考时可以选择的选项多一些。每个人都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都想让自己的家人,过上无忧的生活,都想在世上留下自己价值的痕迹,但这并不是说说就能够实现的。在这次调查后,我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不浪费每分每秒的时间,将它们合理规划到每一件事上,就一定会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