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献皇后】
【董鄂氏】
身份: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妃子
称呼:董鄂妃、孝献皇后、端敬皇后
民族:满族(满洲正白旗)
父亲:内大臣鄂硕
子:皇四子
出生日期:1639年
逝世日期:1660年09月23日
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基本介绍:
孝献皇后董鄂氏,努恺爱塔大系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
亦称董妃、董鄂妃及栋鄂妃等,均译自满洲音,并非汉姓董。
隶属正白旗满洲。
内大臣鄂硕之女。
祖籍在辽宁佟佳江流域。
和硕荣亲王之生母,贞妃四服内的族姊妹 。
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
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
仅一月有余便晋封为皇贵妃,十二月行皇贵妃册立礼(并为此大赦天下),其父进三等伯。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病逝,追尊为皇后,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生平:
董鄂氏为满洲八旗著姓,清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满洲正白旗人。
董鄂氏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娴静气质美,而且悟性极高。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同年九月二十八日,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清代历史上十分罕见。
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氏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更为董鄂氏颁诏大赦天下。
十二月丙申日,上以册封皇贵妃、礼成。
具表恭请尊加皇太后徽号。
大清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后妃嫔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氏18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氏为皇贵妃颁行天下的《诏书》。
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
董鄂氏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顺治十四年正月丁卯日,封皇贵妃父三等精奇尼哈番鄂硕为三等伯。
九月癸卯日,皇贵妃之父、内大臣三等伯加一级管牛录鄂硕卒。
赐皇贵妃父内大臣三等伯鄂硕、祭奠二次,谥刚毅并立碑。
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欢喜至极,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
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对这个孩子出生后的待遇甚至如同嫡出,之后更是大赦天下。
顺治十五年二月戊子日,命故三等伯鄂硕子、皇贵妃兄弟费扬古袭爵。
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过数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这已经是超越祖制了,丧葬规格逾制,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抒发对皇四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
顺治十七年二月己亥日,原任礼部郎中吕朝允、笔帖式额勒穆在安葬荣亲王时,不遵守所择时刻,拟斩监候。
后改为吕朝允、额勒穆各戴枷号两个月,并鞭责一百,流放宁古塔。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静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
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壬寅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传谕亲王以下、满汉四品官员以上、并公主、王妃以下命妇等。
俱于景运门内外齐集哭临辍朝五日,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董鄂氏去世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皇帝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
朕仰承慈谕,特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
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
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
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十月初八日,顺治皇帝第五次亲临寿椿殿,为后断七。
当年十一月,顺治皇帝以董鄂氏的遗愿,下令停止下年秋决。
还在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八,西苑广济两山同时举行孝献皇后仙驭道场继续为逝者超度祈福。
在孝献皇后董鄂氏薨逝后仅半年,顺治帝染上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
当时正直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传谕全国“毋抄豆、毋点灯、毋泼水”,并颁布大赦令,可惜并无收效。
在钦定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即位、口述遗诏后,顺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
清康熙二年,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生母)一起与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合葬于清东陵中的孝陵。
在清东陵中顺治的地宫是惟一没有被盗过的,她与他在身后的确得到了长久的宁静。
史书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孝献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
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
十二月,进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
上皇太后徽号,鄂硕本以军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进三等伯。
十七年八月,薨,上辍朝五日。
追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上亲制行状,略曰:后倪静循礼,事皇太后,奉养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
事朕,晨夕候兴居,视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
朕返跸晏,必迎问寒暑,或意少若几乱,则曰:陛下归晚,体得毋倦耶?
趣具餐,躬进之,命共餐,则辞。
朕值庆典,举数觞,必诫侍者,室无过燠,中夜罝罝起视。
朕省封事,夜分,未尝不侍侧。
诸曹循例章报,朕辄置之,后曰:此虽奉行成法,安知无当更张,或有他故?奈何忽之!
令同阅,起谢:不敢干政。
览廷谳疏,握笔未忍下,后问是疏安所云,朕谕之,则泣曰:诸辟皆愚无知,岂尽无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
大臣偶得罪,朕或不乐,后辄请霁威详察。
朕偶免朝,则谏毋倦勤。
日讲后,与言章句大义,辄喜。
偶遗忘,则谏:当服膺默识。
蒐狩,亲骑射,则谏:毋以万邦仰庇之身,轻于驰骤。
偶有未称旨,朕或加谯让,始犹自明无过;及闻姜后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后至节俭,不用金玉。
诵四书及易已卒业;习书,未久即精。
朕喻以禅学,参究若有所省。
后初病,皇太后使问安否,必对曰:安。
疾甚,朕及今后、诸妃、嫔环视之,后曰:吾殆将不起,此中澄定,亦无所苦,独不及酬皇太后暨陛下恩万一。妾殁,陛下宜自爱!惟皇太后必伤悼,奈何?
既又令以诸王赙施贫乏,复属左右毋以珍丽物敛。
殁后,皇太后哀之甚。
行状数千言,又命大学士金之俊别作传。是岁,命秋谳停决,从后志也。
时鄂硕已前卒,后世父罗硕,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及上崩,遗诏以后丧祭逾礼为罪己之一。
康熙二年,合葬孝陵,主不祔庙,岁时配食飨殿。
子一,生三月而殇,未命名。
《星源集庆》记载:
孝献敬皇后,栋鄂氏,内大臣功封三等伯鄂硕之女,顺治十三年八月册为贤妃,十二月晋封皇贵妃,行册立礼,顺治十七年庚子八月十九日崩。
諡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康熙二年六月奉安孝陵,不祔庙嵗时配食飨殿。
《端敬皇后行状》记载:
鸣呼!内治虚实,赞襄失助,永言淑德,摧痛无穷。惟后制行纯备,足垂范后世,顾壶议邃密,非朕为表着,曷由知之?是用汇其平生聪懿行,次之为状。
后幼,颖慧过人。及长,娴女工,修谨自锡,进止有序,有母仪之度,姻党称之。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婉静循礼,声誉日闻。为圣皇太后所嘉与。于顺治十三年八月朕恭承懿命,立为贤妃。九月,复进秩册为皇贵妃。后性孝敬,知大体,其于上下,能谦抑惠爱,不以贵自矜。
后天性慈惠,凡朕所赐赍,必推施群下,无所惜。封皇贵妃有年,乃绝无储蓄。崩逝后,诸合殓具,皆皇太后所预治者,视他宫侍亦无少差别,均被赐予,故今宫中人哀痛甚笃,至欲身俭者数人。
后性至节俭,衣饰绝去华采,即簪珥之属,不用金玉,惟以骨角者充饰。所诵《四书》及《易》已卒业,习书未久,天资敏慧,遂精书法。
后素不信佛,朕时以内典禅宗谕之,且为解《心经》奥义。
由是崇敬三宝,栖心禅学,参究“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语。
每见朕即举之,朕笑而不答。
后以久抱疾,参究未能纯一。
后又举前语,朕一语答之,遂有省。
自婴疾后,但凭几倚榻,曾未偃卧。
及疾渐,犹究前说,不废提持。
故崩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化。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鸣呼! 足见后信佛法究心禅教之诚也。
先是后初病时,恒月:皇太后眷吾极笃,脱不幸病终不瘳,皇太后必深哀戚,吾何以当之?
故遇皇太后使来问安否,后必对曰:今日少安。
凡人之美,多初终易辙。
后病阅三岁,虽容瘁身癯。
仍时勉谓无伤,诸事尤备,礼无少懈,后先一也。
事今后克尽谦敬,以母称之。
今后亦视后如娣。
十四年冬,住南苑,皇太后圣体违和,后朝夕奉侍,废寝食,朕为皇太后祷于上帝坛,旋宫者再。
今后曾无一语奉询,亦未曾遣使问候,是以朕以今后有违孝道。
谕令群议之。然未今后知也。
后后闻之,长跪顿首固请曰:陛下之责皇后是也。然妾度皇后斯何时,有不僬悴忧念者耶?特以一时未及思,故失询问耳。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陛下幸垂察皇后心,俾妾仍视息世间,即万无废皇后也。
自后崩后,内政丛集,待命于朕,用是愈念后,悲感不能自止。
今后秉心淳朴,顾又乏长才。
洎得后才德皆备,足毗内政,谐朕志,且奉事皇太后恪共妇道。
皇太后爱其贤,若获环宝,朕怀亦得舒,夙疾良已。
故后崩,皇太后哀痛曰:吾子之嘉耦,即吾女也。吾冀以若两人永偕娱我老,兹后长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