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有一天,释迦佛带着弟子托砵外出化斋。
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
其中一位娇滴滴的女孩子,远远看见释迦佛带领弟子们而来,就半戏半真的用双手从地上捧一捧沙,走到佛陀面前,往佛陀的饭砵内一放。
释迦牟尼客气的接受了她的沙土。
大弟子舍利佛看不过眼,心想这女孩岂有此理,怎么可以用沙土戏弄我师尊。
在路上实在忍不住,就问道:“师尊,刚才那女孩子,把沙土放在您的饭砵里,怎么能让她这么胡闹?”
释迦佛微笑:“你们不知,此女千百年后,因缘成熟,要在东震旦国为王。这时我如不接受她的沙,她将会试图去破坏佛法。我接受了她的沙子,这样让她结下此善因缘,她将来做王时将会弘扬佛法。”
这是一则涉及到轮回的小故事……
轮回(Samsāra)是流转之意,在印度是由奥义书时代 (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以下各派宗教的共通思想,其起于梵书时代(公元前1000至公元前500百年间),成熟于奥义书时代。
轮回又称流转,生死轮回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这万物轮回的究竟是何物?
人们们常说人死如灯灭,那么轮回的意义在哪里?
人的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我意识,一种是本我意识。
真我意识在你出生之前就诞生了,而本我意识则是接受了真我意识和后天环境的身体记忆,是更为复杂集合体。
准确的说,真正得到轮回的是真我而不是本我。本我意识会随着肉体覆灭,而真我意识则不会。
他会随着你的传承,主导人体的一切生命变化,并一直延续下去。
“真我意识”用于达到轮回目的的力量被称为业力。
“以为有情众生之我是常住 ,此我在生死流内!”
业力的存在,连贯过去和未来,此即完成了三世 因果之关系,同时也完成了轮回生死。
轮回转生的范围,不限于有情的天、人、鬼神及一般动物,也可以是草木和植物……
《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谓无论善行、恶行,凡自身之所行,必由自身承受所造成之苦、乐的果。
一般称受到自身业所招感果为自业自得,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果报应。
业力即是驱使、创造和毁灭一切有情生命及其世界之原动力,是可以支配因果的力量。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说推动这个世界之原动力,就是人类潜意识中的真我意识的欲望,在业力支配下的行为过程。
而这个“真我意识”的意欲主要的有两个:生存欲和活动欲。
“在意识之深处,人们才能见到那个真实的基层的真我意识……”
“那是一个元始的,超越时空的和无有起因之事物……”
是可以在个体和多个体中存在的事物
“真我意识和本我意识不同,没有七情六欲,所表现的是一种本能的生的欲望和活动的渴求……”
在植物界中,我们也能看见此朦胧意识之冲动及挣扎。
树林因为需要阳光,故(不自觉的)拼命向上长;因为需要水份,所以死命的延伸至地层深处……
“真我意识”的意欲导致各种生物之有序生长及指导其种种适宜之活动。
为了满足自己生的需要,就创造出各种适宜的器官以达成目的。
例如,野兽因为要吞食及攫取动物,所以长出尖齿利爪和坚实之肌肉来,由于要用头来自卫,故就长出角来。
“故而,真我既是我,真我又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