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山岳
文/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一(13)班茹佳瑶
孔子驱车,过岱岳之地,见一妇人大恸悲泣。乃问其故,妇人悲切,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苟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
此岱岳之地,泰山是也。无苟政之所,倒也应了国泰明安之意。“登泰山而小天下”,海岱继目,纵观齐鲁大地,恍惚是天龙盘卧其间。十二龙柱,镇山之土,落石沉土,山河汇聚。落成大山,便曰泰山。部落首领七十二位依山之高而聚,古之帝王十二位立山之巅而册。秦王一统山河,自封始皇,于泰山之上昭告天下,进行封禅大典,盼国泰明安。
而泰山的确称得起这份荣耀。不以地动山摇声张威名,不用深秀幽林吸引世人钦慕,它就站在那儿,不骄不躁,无声地卧在齐鲁大地上。他从不拒绝任何一位来访者,尽管蒙受了德高者的赞颂与仰慕,它亦不为签订了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在此举行封禅大典而怒。似乎万事万物,于它不过清风入怀。“人间无数,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发出如此喟叹,为何?大概泰山置自身于生灵之后,它从不轻易言语,只接纳万物。
远慕着泰山盛名,料想是幽泉怪石,深林幽谷 苍翠郁离,但见苍枝穹影,山路绵延。数千阶的石梯倚靠在苍重的泰山上,使人头晕目眩、身心俱疲。然而抬首四望,石壁刻字,碧落穹顶,山巅触云;撇落尘嚣,徒步登顶,曲径通霄。恍惚闻声:“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汉武帝八登泰山,喟然叹然。立无字碑于山巅,意欲彰示其胸怀广阔,拥天地入怀;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不论是砥砺前行的登山者,还是辛苦劳累的挑山工,甚至是碧霞祠中仅为着形式而围绕香炉祈祷的人,泰山都从不拒绝。历经诸多天子封禅它,洗尽铅华,“巍巍泰山,浩荡人间”,它浩然气息,抚慰着世人的心。
五岳独尊的泰山,四海的魂灵无所依之时,便魂归你渺茫的山气,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