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年,会试(春闱)即将来临。盛府的人一个个紧张起来,这可是科举的关键一栏。为了给长柏一个安静的环境,大娘子命令全府上下都小声工作,张月看了都觉得像是临近战场磨枪一般。不得不感慨这科举就像现代高考一般。
三月,长柏已经收拾好东西去京城。路途遥远,大娘子很是担心,又怕长柏吃不好睡不好。好在长柏也是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的,一般都挺过来了。说真的科举考试真是个考验身体的地方,有的人还在考场晕倒了被抬了出去此类事情不胜枚举。
这边长柏吩咐好小凳子,就进了考场,先是经历了衙门的工作人员搜身,防止带小抄进去。大大小小的空间都用板子隔开,这样子是为了防止作弊。等考生都到齐了,考官就准备发卷子了。长柏拿到卷子一看,策论关于民生的。好巧不巧,之前在他外祖父王太师家书房看到过关于大周朝一本民生的书。定下心,沉思,开始下笔。
等考完试出来,长柏已经汗流浃背,小凳子赶忙搀扶着回到了驿站。洗漱完便早早休息,接着第二天的考试。第二天进入考场已经是行云流水,考生们都井然有序。突然,有一个人叫住了他,齐衡也在这里,只是他一心忙于考试没有注意到。
“长柏兄,你好。”
“小公爷,你好。”
两人进了通过安检,进了不同的考场。考完出来两人相约休息一天再去天香楼会一番。
夜晚,长柏已经写了信交给小凳子去邮寄站寄信。不到一周登州盛府已经收到了长柏的来信,大娘子虽然觉得长柏说一切都挺好的,但是还是不放心。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等他回来再好好的补一补。而明兰这边,她也收到了齐衡的来信,说是等他中举便向她家提亲。看的明兰好不好意思,心中又是一番祈祷齐衡和长柏一定会通过考试成为贡士。
天香阁,长柏和齐衡包了一个包厢,两人交谈了一下各自的学识,以及齐衡对明兰的想法也一并对长柏说了。说实话,长柏觉得齐国公府这样的门第是盛府不能匹配的,虽然盛府也不差,但对于这些老牌勋贵世家还是有差距的,所以他并不看好齐衡对明兰的心,况且郡主娘娘也不会同意一个庶女做他们家的主母。不过看在齐衡这么痴心的的情况下,他把齐衡要面对的问题都一一给他说了,齐衡也回答到:“多谢,大哥的考虑,只是我不会因为门第而退缩的。明兰是我放在心上的人。我会竭尽全力争取并护着她的,请大哥放心。”
长柏也拗不过齐衡,只能希望他能说到做到。在省城待几天,长柏和齐衡便动身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长柏刚好碰到了海家的姑娘的马车坏了,长柏只好把自家马车借给了海家,自己搭齐衡的马车回去。不过长柏对这段插曲没怎么在意,只是海家大姑娘偏见长柏长的玉树临风又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顿时就害羞了。好在有面纱遮住这才没有失礼。后来海家还派人送来谢礼给盛府。
小注:科举制下,至明清已形成必须循序而进、不可逾越的四个步骤: 一是童试,也称“小考”、“小试”。包括由知县主持的县试、由知府主持的府试、由学政主持的院试三阶段。童试三年两考。院试合格者称“秀才”; 二是乡试,又称乡闱,即省级考试。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凡属本省生员和监生、贡生、荫生、官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考官由皇帝临时任命,合格者称为“举人”,获做官资格; 三是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各省的举人以及国子监的监生皆可应考,合格者称为“贡士”,也叫中式进士,其名额以300名为常,第一名称“会元”; 四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者均称为“进士”。出榜分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均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可做翰林官,二、三甲经“馆选”合格后,还得进翰林院修业三年,再根据成绩授官。严格的多次筛选,大体上保证了公平竞争和择优选官。通过前两种考试只是取得了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考中进士者,不是马上即可做官,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做什么官,到什么地方任职,还要由吏部分发。由于以上特点,使得一般平民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成为官僚系统的成员,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